虽然纸质出版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萧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要求在全球每年出版的上亿种图书中脱颖而出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微博时代,粉丝当道。“微博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内,你所关注的人有10个以上在同时谈论某件事,你就会下意识里误以为全世界都在谈论这件事———在潜意识里,你以为你在微博上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整个世界。”闫超这样形容图书的微博营销,而对于图书策划人来说,这种错觉就是他们的武器。
闫超告诉记者他曾操作过的一个案例:知名喜剧作家赖宝的《人生何处不尴尬》在宣传期时,他们在一天晚上向400多粉丝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高的博主发了私信,请求他们转发附有网络书店购买链接的《人生何处不尴尬》微博。于是,两天之内,这条微博被转发了2500多次。“许多网友说,怎么我关注的人都在看这本书,我也要买来看。因为不看,他可能就觉得自己落伍了,被边缘化了———正常人都是不愿意被边缘化的,希望融进人群。”这几乎是一个呈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一个粉丝质量比较高的人,他表达一个观点,假设会影响到十个人,而这十个人接下来又会各自影响一百人,这样,就形成了放射效应,这个数字可以是无穷大,就会形成一个大家都在关注和谈论同一件事的效应。”闫超说,事后我们观察数据,两天内,网络书店的销售是平时的三倍还多。
根据闫超的说法,虽然仅靠微博几乎不可能打造一本超级畅销书,但微博营销已经被出版人广泛应用。他认为,相对纸媒,微博互动性更强,更容易把握受众的心理。用易于传播的句式或写微博,转发率就高;结合社会热点或有新颖观点的微博,转发率也高;美女营销始终也是有效的,比如配有美女图片的微博,关注度也比较高。“一旦一条微博的转发率到达300次以上,这条微博自己就长腿了。”
4
作家把“自我”从写作中去掉?
“只要你在一个领域精工细作,就会获得最大的认可。跟得再好,
你顶多还不是第二么?”
比起“粉丝阅读”这个表面现象,让欧阳江河等以文字为生的作家更感到不满的是,有些作家似乎也逐渐在向粉丝们靠拢,渐渐沦为这场“粉丝经济”大潮中的牺牲品。“这些拥有固定粉丝的作家们把‘自我’从写作中完全去掉,以粉丝为主,满足市场的需求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他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写作最基本的定义:自我风格的塑造,自我内心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传达的是自己的思想。为粉丝写作,实际上就是消费写作。”对于这种类似流水线的消费性写作,文学评论家张柠的表述更加宽容:“粉丝阅读既不能改变,也不能禁止,它是当下时尚文化的一部分。人参虽然补身体,也不能天天都吃啊,更何况在中国,没有接受过高等人文教育的读者数量还是比较大的。”
在采访中,无论是作家如欧阳江河还是文学评论家如张柠都认为这种商业的写作方式不会影响纯文学的未来,这条清晰“楚河汉界”不可能被打破,欧阳江河甚至开玩笑地说:“我相信没有郭敬明,这些人也不可能回来阅读我的诗。古往今来,除了海子之外,就连北岛这样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集销售量都很少,不能跟小说创作动辄几十万册相比。就我而言,写作与生计无关,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担当,自由思考的成果,我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读诗,但如果没有人来读,我也没有太大的焦虑感。”在王晓渔看来,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甚至加速了读者细分的过程,转而可能发展出类型化的文学,比如说起侦探小说就想起柯南道尔和爱伦坡。
但网民们却不认为这是件可以淡然处之的事情。“当我的孩子从小看着这些充斥着消费主义的写作长大,怎能寄希望于他能成为一个精英文学的读者?”网友“风中凌乱”在微博上这样说。面对网民这样的疑问,闫超说,确实经常有作者问他写什么题材会火,什么火他们就想写什么。“主要还是心态问题,其实每个题材都可以火,只要你在一个领域精工细作,就会获得最大的认可。因此,我的回答永远是:写你最擅长的东西,不要跟风,跟得再好,你顶多还不是第二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