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每进行一次重大评奖,报刊、杂志都会议论得沸沸扬扬。对那些获奖的作品,我向来是很尊重的,不过,有时会更想把目光投注在那些未能获奖甚至未能进入评委眼中的作品。历来的经典可有几部是在当代得到认可的?
各种奖项当然评选出了一些当之无愧的作品,但即使是一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也有很多耐不住时间的消磨。而那些未能获奖,甚至还未能为世人认识的作品,难说没有更杰出一些更富有创造性一些的。对于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批评家谢有顺认为,这部作品不是宏大叙事,没有史诗结构,可是其中关于人性、成长的困惑与挣扎,是平常作家所难达到的高度。他认为文学作品所应该呈现的,不仅仅应该只是历史的画面,更是人心的、人性的、诗意的画面,不管是突显暴力、残忍,最终还是要讲一个消解苦难、最终人人归于平静的故事。回过头来看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大多更注重于现实而不是诗意,不能不说亦是一种缺憾。在读者的心目中,茅盾文学奖也许更适合与电影界中的华表奖相提并论。
经典不被其时代所褒扬,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T·S·艾略特的《荒原》只卖了一千余本;卡夫卡生前想销毁自己的所有著作,在他的那个年代,他的著作是“头朝下”的,没有人能理解他的作品;凡·高生前只能靠弟弟提奥的救助度日,其《红色的葡萄园》是他在世时得以出售的唯一作品,想起他去世后画被拍卖成天价,简直是一个心酸的大玩笑;舒伯特的《摇篮曲》只能换一盆土豆烧牛肉充饥;中国的天才诗人海子生前只发表过七首诗,更别说那些我们还不知道名字的作者。诗人于坚说过一句话:“诗歌在民间。”有些优秀的诗歌还并未能被编辑和批评家发现而已。我相信时间,相信寂寞的经典,“真正的好作品是作着与时代相反的见证的。”
不妨再看一下萨特的例子。他之所以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认为我让他们评,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评判我,他们有这样的资格吗?接受他们的评奖,就等于说承认他们的权威,这与萨特一生追求的自由是悖反的。让一个评奖机构来给自己下定义,对于萨特来说是一种耻辱,他更怕获得一个机构所评出来的奖,他宁愿被大众评审,也不愿被几个人、一个机构定义他的终生所为,甚至让他想到了不自由,被人主宰。所以,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当然,用大众的水准来评判茅盾文学奖或者其他文学奖项,也是不符合情理的。文学就如梁实秋所说,是贵族的,而不是大众的。程序也许是透明了,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场文学评比的大众娱乐。参与评选的专家,他们的视野可能还是有局限的,更何况,一些也许并不懂得究竟什么算是好的文学的所谓专家,即便有着各种唬人的头衔,却仍旧沉浸在旧日的意识形态和陈腐语境当中,他们推选出来的作品,又有多大的公众信服力呢?
所以,各种文学奖项,不必太当回事就好。文学被当代所容所褒奖,不一定就是文学的光荣,而当代寂寞的作品,反倒有可能是未来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