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霍晓蕙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闻纸,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上世纪20年代,以北京《晨报》“副镌”为代表的副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名噪一时。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副刊成为培育作家的摇篮。时至今日,副刊似乎已是风光不再。难道副刊对读者再也没有影响力了吗?8日下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副刊有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种类,它依然能够形象地反映我们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民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同时,也是广大的读者对报纸阅读的一种审美需要。所以,在目前的状况下,副刊不仅不应该削弱,而且应该加强。
副刊要“动”起来
“毋庸讳言,中国报纸副刊这些年来被边缘化得厉害,有人甚至发出了‘保卫副刊’的呼声。为什么呢?副刊阵地在萎缩,副刊人才在流失。”丁振海谈道。“在这种情况下,副刊人一定要坚守自己的阵地,同时要‘动’起来,一是人要动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二是版面要动起来,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杂文、诗歌、散文等‘老三样’。顺应时代,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是副刊发展的应有之道。”
不能什么都往副刊装
丁振海曾任《人民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10多年,经历了中国报纸副刊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转型”,在他看来,现在报纸副刊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大背景有了很大的改变,经济发展后,人们发现文化的失落更加危险,因为灵魂没有了。”因此,丁振海觉得,办副刊应有“大文化”的概念,不能只是风花雪月,而是要更多地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将新闻性和文艺性结合。但是,这个概念要掌握好度,不能漫无边际地扩大,“坚守文化的根———文学。丢掉了文学根基,文化就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另一方面,文化要有品位,要有审美要求,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如今,一些报纸副刊将美容、健身、饮食等统统归入副刊,丁振海认为这不太合适。“副刊的灵魂还是其文学性。这一点我们始终不要忘记。”他强调。
最后丁振海寄语副刊人,始终不要忘记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做文化的守卫者、担当者、传播者,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办副刊,更有力地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