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葵《过得去》回不去的记忆
时间:2010-07-27 22:51来源:人民日报、中国作家网 作者:刘宜庆 点击:
次
过得去,封面这三个字是李叔同的墨迹,有韵味,当下过不去的事情,终会在回忆中成为一望众山小的风景。过得去,不是搪塞,不是敷衍,也不是消极,而是走过的路,在想起的时候,有了沧桑意味。杨葵从小就在作家圈子里长大,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极其熟悉,
“过得去”,封面这三个字是李叔同的墨迹,有韵味,当下过不去的事情,终会在回忆中成为一望众山小的风景。“过得去”,不是搪塞,不是敷衍,也不是消极,而是走过的路,在想起的时候,有了沧桑意味。杨葵从小就在作家圈子里长大,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极其熟悉,或者说,这就是他本身的生活方式,他见证、推动、策划、编辑了诸多名作的诞生,比如王安忆的《长恨歌》、安妮宝贝的《二三事》、石康的《晃晃悠悠》。回忆作家作品,谈的多是作品出版背后的故事,与作家的交游,也有一些作家的逸闻趣事,比如向贾平凹和汪曾祺讨书法作品等等。
《虎坊路甲十五号》回忆作协干部宿舍的老人旧事;《农展馆南里十号》回忆文联大楼内的逸闻琐事。这些文字,写得从容,经过岁月的淘洗,颇有韵味。刚一经眼,像白开水,再读,像绵长的白酒。之所以是“白”,简易平淡中见功力,这是写作的一种境界,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杨葵笔下的一些名作家的生与死,寥寥几句,就像平地起高峰,读来有惊心动魄之感。作者当时渗透了太多的情感,在慢慢回忆时,一点点地掏出来,沧海桑田,人事变迁,以及时代演进的路径全在其中。
钱钟书好像说过,回忆录是靠不住的,回忆倾向于自我美化。如果一本回忆录只有过五关斩六将,而没有走麦城,多半是不靠谱的。同样,一个人的回忆,多是贴金,恐怕也没有多大价值。杨葵的回忆,坦诚,赤裸,有自省的意味:“我在文联大楼十几年一切顺利,名利双收,官运亨通,人渐渐飘飘然。突然来了非典,有了思考人生的机缘。总结过去,发现,那颗心已被各种烂纸污泥糊得密不透风,能见光线越来越弱,懒惰地栖息于无数思维陋习围拥着的温床,越来越丧失自省的能力。自鸣得意自大狂傲。”
杨葵在写和安妮宝贝的误会时说:“人之五毒,贪、嗔、痴、慢、疑。当时的我还不懂这些,分分秒秒在毒水中浸泡而不自觉,分分秒秒错把自心的一些浮云当作实有,一个作者无意中讲的一句可能是半开玩笑的话,到我这里,因为自身的原因,勾起嗔怨心大发,直接导致我失去了一个好作者,一个好朋友。”所以说,这里有参悟的成分,既能看到众多作家的生存真相和精神底子,又能感受杨葵的人生历练和智慧境界。
《过得去》是杨葵的安心之作,回望之书,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生活,岁月,人,都在逝水边,回忆是一个挽留的符号,写作是一个人生倒带的回键。杨葵在这书的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古人说得如此简洁透彻,到今天,就绕得这么模糊别扭。人心曲直变化,从中可以管窥。”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