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难言青春》:那时青涩的知青已是花甲一族
时间:2013-01-28 19:41来源: 作者:xipicao 点击:
次
时间过得真快,从一九六八年到今年已经过去四十五年了,这本书出版也近15年了。十五年后,再重新拿起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四十五年前那些肩上担着粪筐、扛着锄头的稚嫩背影;看到了十五年前那些眼里闪着泪光却依然微笑的面庞。如今的知青已是花甲一族,老三届的
“今年十月自兰州至敦煌途中,路遇一片茫茫戈壁滩,不但人迹罕见,连一棵树也找不到。古长城的残垣时有时无,祁连山下的旋风卷起一根根沙柱。途径小宛地区时,忽然发现荒漠中有一片古遗址式的土墙。司机一路上早和我们混熟了,他指着那片残壁说,那里原来是兵团的小宛农场,是天津来的知青一手建起来的,当时这里真热闹了一阵子。后来知青返城,只留下这片土墙和没顶的土房。听了他的这番话,车上欢快的气氛一下子沉闷下来,大家的脸上充满肃穆的神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现在的年轻人绝对难以想象,在这片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来自几千里外的天津娃娃们,竟在这里熬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是方玄为《难言青春》这本书作的序中,开篇的一段话。
《难言青春》这本书是一九九九年一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根据《今晚报》“老插忆趣”征文选出版的。书中主要收集了知识青年们在下乡插队及军垦戍边的生活中,一些有趣的难忘的亲身经历。这里有何申写的《批斗会见闻》、石磅写的《一顿忆苦饭》、张抗抗写的《再教育之门》、敬一丹写的《见习知青》等等,除了这些知名度较高的知青,还有很多知青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写出了好多真实又好看的文章,列如:懿格的《那时,我们年轻》、张亦峥的《塬上的鱼》、李锐的《好面包子》……。知青们的文章,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展示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状况。一九九八年是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三十周年,那时候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大家把自己的下乡见闻和感受用笔和纸记录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把对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生活中的委屈和辛劳,还有对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经历及见闻,有一个较系统且真实的历史性述说。
方玄在序里说:“今年(指199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借此之机,《今晚副刊》组织了一次‘老插忆趣’征文活动。为不使征文太沉重,特意定位在‘忆趣’上,让回忆者没有负担,悦读者也比较轻松。活动结束,即辑印成册成了这本书。细心地读者读后会感悟得出,这轻松的话题其实并不轻松,因为他毕竟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当事者道来更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故将此书定名为《难言青春》。”
时间过得真快,从一九六八年到今年已经过去四十五年了,这本书出版也近15年了。十五年后,再重新拿起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四十五年前那些肩上担着粪筐、扛着锄头的稚嫩背影;看到了十五年前那些眼里闪着泪光却依然微笑的面庞。如今的知青已是花甲一族,老三届的很多人已然扔下花甲奔古稀了;虽然情结依然,但纠结却释怀了许多。这个群体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它从青年到中年,又由中年到老年,始终拥有一个永远不老的名字——知青。这是我们的专利,还是我们的骄傲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自己的写作家园——博客,我们得以真实的记载对于那段难忘经历的感悟。是伤痕文学还是趣味文学,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记录和传播的工具——网络。我们得以对这段历史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尽到我们应负的历史责任。足以!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