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底突生的阵阵尖叫-读黄静芬散文集《青山看不厌》
时间:2012-06-05 19:49来源: 作者:莱笙 点击:
次
虽然书名是个视觉,青山看不厌,读之,却是一个听觉的感受,这本书中所收的66篇散文,仿佛是从静芬心底突生的66阵尖叫,悦耳,清澈,在我们的心胸激起漫卷的回声。从心底突生的阵阵尖叫其实是静芬自己说的,《高原之湖》一文中有此一言:无法忍住从心底突生
虽然书名是个视觉,青山看不厌,读之,却是一个听觉的感受,这本书中所收的66篇散文,仿佛是从静芬心底突生的66阵尖叫,悦耳,清澈,在我们的心胸激起漫卷的回声。“从心底突生的阵阵尖叫”其实是静芬自己说的,《高原之湖》一文中有此一言:“无法忍住从心底突生的阵阵尖叫。”呵呵,一个写诗的女人在散文之中发出阵阵尖叫,用于这篇读后感的标题,倒是很好地解决了评述角度的问题。
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突生阵阵尖叫呢?或者说,她为什么突生尖叫呢?
一种情况是,她在发现了时光的生命痕迹时,突生尖叫。静芬对时光有着敏锐的感受,这本书有多处用到与时光有关的“渺小”提法,举两处说之:一处是书写西藏游历的,说的是“渺小如尘”。《大昭寺的转经老人》一文的收尾说:“在西藏,时间似乎变得没有意义,人似乎变得无欲无求,你似乎渺小如尘。”我们从这本书中收录的12次在西藏发生的尖叫之中可以很明晰地觉察到,西藏被静芬认定为时光的最高境界,在这样圣洁的天地,生命融化了,没有痕迹就是最大的痕迹,整个天地就是一躯庞大的生命,人在西藏的渺小使思想变得伟大,于是她尖叫。还有一处是书写红尘俗世时光之中藏匿的生命感受的,说的是“渺小如草”。《古韵悠远龙栖山》通过反差与对比使时光中潜藏的生命痕迹在物化中暴露。龙栖山是座森林生态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幽妙处快活涧水快活志,虎卧趣闻中原始森林原始情,不料,这样一种自然趣味的题材到了静芬手上却生出了“地老天荒”的尖叫,细究《古韵悠远龙栖山》一文,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样一种空间的愉悦会转换成时间的感叹,静芬从星星伸手就可采摘写起,勾勒了龙栖山的山野景色,感到自己“渺小如一株草”,然后揭开了龙栖山沉积的历史人文痕迹,红豆杉王1575岁的沧桑,山谷飞檐古廊桥,闻名遐迩的西山纸,她的这次尖叫是由于从自然情趣中寻得了人文生命的悠远。
再一种情况是,她在感悟了心灵的安宁愉悦时,突生尖叫。可以说,这类的尖叫响彻全书,成为所有尖叫的共同主题。这个丛书取名“静好”二字,反映了她们对安静与美好的向往:仅仅安静是不够的,还必须是美好的安静;仅仅美好也是不足的,应当是安静的美好。从静芬的《青山看不厌》全书来看,“静好”不是身处环境的安静与美好,而是心灵的安宁愉悦,内心深处的一抹阳光,灵魂里的森林,睡梦中重回的高原。
这两种情况诱发的静芬尖叫似乎都指向了她的禅宗意趣。
单单这个“青山看不厌”的名号,就很容易让人把“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禅学三境界与静芬相套,静芬倒是谦虚,用一个“看山是山”把自己评判在第一重境界之中,我倒觉得静芬的这份谦虚是一剂“迷药”,轻松地使人迷失了评判方向。从这个套子钻进去,有的朋友认为静芬已经是第二重山了,否则她为什么会尖叫?还有的粉丝甚至就说她是绝对的第三重山了,大爱无疆,大音稀声,在第三重山里的尖叫更加无声了,令人于无声处听惊雷……如此云云,我以为这样的揣摩与评判者自身的修为境界有关,不同境界的受众所作出的判断总是有差别的。其实,跳出禅宗的三重山境界来看待静芬,反倒看得轻松而且有趣。
我想说的是,静芬内心的这份安宁不是入定,而是唤醒。
如果用禅学的态度来说,修为的普遍方式是禅定,往内心走进去,走得越深越妙,在内心深处你会寻得安宁,然后你守在那儿,你就幸福了。这样的入定,显然不适合静芬,我很难想像静芬打坐的模样,那可能吗?静芬一打坐,老虎就发笑。
聪明的静芬采用的是唤醒的方式,尖叫唤醒了内心的宁静,激荡了安宁的愉悦。
这样的唤醒是一种来回:借物寻觅是走进自己的内心,发现那份静好,唤醒自己的安宁,这是来路;立象尽意是表达,传递自己的快乐,唤醒读者的内心安宁从而愉悦,这是回路。从心底突生的尖叫,就是由于内心的安宁被唤醒而产生的悦耳。
我们先看看她尖叫的来路。
静芬是循着山光水色与花草走进内心的安宁的。山光水色花草是浮华的美丽,沿着这份美丽往深处走去,就剥开了浮华,一声尖叫,朴实尽现。正如她在“看山是山”所说:“平心静气面对自己心灵世界每一寸角落,触摸、体察、关怀所有自己隐蔽的内在经历。”那么,如此这般走进去之后会怎样呢?静芬在“有情流水”中一声尖叫,道出了她的发现:“没有杂声,没有人音,静静坐在秋凉里,任冷意从头至踵。你试图与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对话,试图与一块石、一股泉、一粒砂交谈。你果真这样做时,清晰的回应之语细细响起。”最能促使静芬找到最灵魂的应该是西藏之行了,雪域高原是她走进内心真实的美妙天路,滤化了她的尖叫,使她的声音越发沌净,她在“神秘阿里”中描述了她所进入的灵魂所在:“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来到离天这么近的地方,来到雄伟肃穆的珠峰脚下。我心无杂念、渺小如尘站在高原风呼啸、空气沌净、四野辽远之中。史前的静谧、空灵,对珠峰无比的敬畏,紧紧摄住了我的心。”于是她尖叫。
我们再看看她的回路。
静芬是循着欢愉时光与古村古厝走回红尘俗世的,带来一份内心的安宁,普渡读者。她用一阵阵尖叫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由于安宁而激荡的愉悦。她在“璀璨古厝”描述这样一双回路的脚:“我坐在六边莲花池边,自在地晃动悬空的双脚,想像当年。当年,池中碧水清洌,莲花朵朵,色泽娇羞,夕阳下,我低头可看水波潋滟,鱼儿嬉戏,抬头可观如伞树冠,隐隐泛出金色,静心可听风吹树叶发出细细碎碎之音,一时兴起,伸脚入池,烦恼一濯而尽。”这双美足在回路上徐徐迈开,足音也是一阵阵欢愉的尖叫,她在“欢愉时光”中说:“你的时间,慢下来,慢下来,慢成很有弹性的凝固状态。此刻的你,只觉红尘萧瑟,周遭清朗;只觉心意纯真,眉目舒展----这样时刻,连记忆深处百转千折的细致忧伤,亦清浅明亮。”然后她在“安详村落”中奉献了自己内心所得:“人在草木,无非一盏茶。有灵山,有秀木,有好水,人这一盏茶氤氲天地间,呈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暗香浮动之态,就是绝好人生了。”静芬的这声尖叫平淡而透亮,在长啸声中把静好传给大家分享。
作家的价值就在于,从生活寻来意味又将意味返回生活起陶冶黙化作用,有来无回的不是真正的作家,而美妙的作家总能在来回之间展露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本《青山看不厌》无论来路还是回路,都显得诗意地散漫,所有的文章总是不苛求完整的篇幅,不讲究首尾呼应,习惯于用一个情绪流把内心的感受流泻进来又流泻出去,流到哪儿就那儿,所有的语言句式都是诗歌意象的组构,似乎一分行就成了组诗,比诗坛上那些不可一世的口水诗还来得诗意。
与静芬相识相往有三十多年了,在不多的相处日子里,这位渐渐资深的师妹总会在身边突然发出一阵尖叫,让人猛然吓一大跳。如今相隔一方,她的尖叫总吵不着我了吧?不料,她还是寄来了这本散文集,并且竟然集结了这么多阵尖叫来吓我,这藏在书里的尖叫与她往日的叫声一样突然,一样悦耳,只是多了一份深沉,让人莞尔又佩服。静芬在心底的安宁中突生尖叫,又以这样诗意的方式唤醒了生命内核之静好,这一阵阵尖叫让人一楞一楞的,相当愉悦,而且挥之不去。
(2012年6月3日于三明市虎头山牧云村)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