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师知识结构迫切需要更新。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效果不太好,不能吸引学生,学生缺乏兴趣,除了应试教育的制约,也跟老师讲课有关。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陈旧和单一,他们很难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也很难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作品。“中学语文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吴福辉)的调查研究,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语文课改。吴福辉在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学生最喜爱的作家依次是:鲁迅、冰心、朱自清、老舍、徐志摩、余光中。中学生对以下7部现代文学经典的喜爱程度依次为:《阿Q正传》、《围城》、《雷雨》、《骆驼祥子》、《家》、《女神》、《子夜》。在问卷提出“在55篇进入教材的现代文学作品中选出最喜欢的5篇作品”一题中,依次排在前5位的是:《再别康桥》、《乡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茶馆》、《边城(节选)》。吴福辉认为,鲁迅既是中学生最热爱的作家,也是最受部分学生冷淡与批评的作家。这其实是学术界和社会上面对鲁迅经典化的复杂反应而在中学的具体表现。那么,在教材中怎么选鲁迅的作品,需要认真研究。这个课题还呈现出一些很新鲜的调查结果,如对近年来学术界评价渐高的胡适,中学生却未见得喜欢,而冰心、朱自清两位当年文学地位并不算最高的作家,其作品却受到中学生稳定持续的喜爱。在诗歌受到冷遇的今天,中学生最喜爱的作品却是两篇现代诗歌,诗歌所具备的培养审美能力、语感的特殊功能看来应该得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
从现代文学研究来看中学语文教学,启发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中知识更新已非常迫切。当前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大部分一线教师接受本科教育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与时俱进,方能教好语文,做好课改。
(五)部分课改难点问题,如选修课设置、教材编写取得了一定突破。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些调研报告中有的直接介入了教学实践,如《广东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的调查与研究》(主持人王土荣),全面调查研究了选修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此调研基础上,广东省出版了《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优秀教学实例选评》,完善了课程标准和选修课的理论,如探索以文言、文学、实用设置系列,以解决五个选修系列中的分类不当(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分属不同系列);对目前不同选修模式进行了比较与创新,形成了新的有效模式;对具体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抽象概括,形成了“自助餐式”教法60种和学法50种;设计了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高考内容,出版了《普通高中语文科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课题还探索了体现选修课教学的评价方式,如研制了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的实施方案,并经受了235所学校的评估检验,出版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与评价指导》。高中语文课程如何体现“选择性”既是亮点,也是难点,本课题的调研及其后续工作,为突破传统高中教学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主持人顾之川)的课题调研则认真总结了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经验。在“守正出新”原则指引下,人教版这套新的高中教材继承了“文道统一”、弘扬传统文化、重整体感知等传统,强调语文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同时又在如下几方面出新:一是倡导多元文化观念,教材渗透富有时代特征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二是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体验,使语文教材具有丰沛的生活气息和亲和力,三是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材选文更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四是设计“梳理探究”,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套教材以过程与方法作为教材编排线索,借鉴了多国母语教材编排的经验,由过去的知识编排到后来的能力编排到现在的按过程与方法编排教材的尝试;开发课内外语文课程资源,处处渗透“实践”的理念。目前这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正在在全国大多数省区使用,其得失经验都值得下一步新教材的编写所借鉴。
一切教育研究都始于调查,这些调研报告调查面广,问题全面,数据准确,不搞主题先行,所有分析都建立在客观事实上,虽然部分结论与大家的印象契合,但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意义,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这种研究方法还摸清了“家底”,对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也是有帮助的。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八年来,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优势,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在中小学以及大学语文教育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参与课程标准修订、召开专项学术研讨会、承办国家教师培训、发布课题研究等,已经成为国内语文教育学术交流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今后,对于有助于语文课改的研究课题,包括能为课改提供决策参照的调查报告,语文所还将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支持。语文所也希望能与有实力的单位合作,筹措和设立更多的科研基金,支持语文教学科研活动。(本文写作得到蔡可先生的鼎力支持,特表谢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