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怎么来的

时间:2014-06-21 06:25来源: 作者:文史孤鸿 点击:
说到状元、榜眼、探花,读书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

说到状元、榜眼、探花,读书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

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怎么来的

那么这一切,都需要从科举考试说起。

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于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把殿试的前三名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这是最为通俗意义上的说法。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

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都未满18岁。

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参加科举几十次,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

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的傅善祥。

诚然,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文人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之日。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郎,一时之间,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莘莘学子。

考中状元并非容易之事。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诸多阶段。但考中却也是荣耀之至,“大魁天下”之后,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俗语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位居三鼎甲之首。

那么“榜眼”与“探花”自然也就是殿试第一甲第二三名。

但是,无论是状元也好,还是榜眼,探花。都是民间的习惯用语,不是真正的官方用语。从隋开科举到满清灭亡,科举考试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教子有方 学而有道:知识的点金术

作者:王俊兰

本书就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考试心理等种种方面作了阐述,意在帮助家长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兴趣,掌握适合自己而行之有…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