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悟空是个无性要求的人?

时间:2014-08-05 06:23来源: 作者:梁盼的博客 点击:
当初,黎山老姆伪装成一个寡妇,带领观音等人变成她的三个闺女,并强烈“邀请”唐僧师徒四个入赘之时,唐僧却第一时间保持了沉默。 八戒可不干了,他开口批评唐僧:不管怎样,都应该给一个说法呀。言外之意,八戒认为,唐僧是在“寡妇”面前装糊涂,更是一种

当初,黎山老姆伪装成一个寡妇,带领观音等人变成她的三个闺女,并强烈“邀请”唐僧师徒四个入赘之时,唐僧却第一时间保持了沉默。

八戒可不干了,他开口批评唐僧:不管怎样,都应该给一个说法呀。言外之意,八戒认为,唐僧是在“寡妇”面前装糊涂,更是一种矫情,即便唐僧做主,不答应四个人留下来入赘,也可以明说嘛,干嘛“推聋妆哑”,还“翻白眼”。八戒大概是对唐僧这种不敢正视问题的表现和行为方式,表达了某种不屑和愤怒,甚至觉得唐僧有点恶心。在直面现实这一面,八戒的确要比唐僧,乃至悟空都要积极主动。

不管有怎样的道理,八戒此举当然遭致唐僧呵斥,说什么出家人不可为财色所惑。而寡妇却不同意唐僧的观点,责问唐僧,出家人有何好处。两人论争遂起,几近翻脸崩盘。

唐僧反骂八戒,富贵和美色怎能动出家人的心,其实是说,在出家人面前,富贵和美色都算不上什么,都是空的。或者更直接地说,富贵和美色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这是借训斥八戒,从根本上把人家寡妇视为完美的东西全给一股脑地否认掉了,而且,毫不掩饰,毫不留情面。

好一个不会变通的傻唐僧。试想,如果这位寡妇不是黎山老姆变的,而是一个真的想招赘女婿、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听到唐僧指桑骂槐的指责,那人家的自尊心该受到多大的伤害。果不其然,为了使色诱的表演更加到位,寡妇嘲笑说,出家人有什么好处?是的,唐僧不是说财富和美色没有价值吗,那么出家人有什么价值呢?这不仅是“寡妇”的疑问,而且是所有尘世中人的疑问。

唐僧此时倒是充满临场辩论的机智,他反问寡妇,“在家人”有什么好处。“寡妇”很有才,现场作了一首诗,大意就是“在家人”春夏秋冬都有好吃好穿的,尤其是在她们这样一个豪门之家。

唐僧作为一个文化程度相当高的和尚,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以诗明志的绝佳时机(中国古典小说里的主人公都喜欢这样,贾宝玉、林黛玉诸人更是对此念兹在兹,乐不思蜀),他争锋相对,也来了一首七言律诗,大意是说,所有的物质享受都是空虚的,最终还不是只留下一副“臭皮囊”,进不了佛家的天堂。

唐僧是句句针锋相对,不留余地。寡妇顿时大怒,马上要骂街了,并要求至少留下一个人入赘。

寡妇的步步紧逼,唐僧已无招架之力,只得向在一旁不闻不问的悟空求助,希望悟空能留下做个上门女婿。悟空也很直接地说:“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这话很有意思,悟空毫无隐讳地告知众人,他从小就是一个无性要求,甚至无性功能的人。他说自己“不晓得”男女之事,有两层涵义,一是无需求,二是无能力。而且是从来都没有这样的需求,连阳痿和早泄等等病态都谈不上。再则,悟空似乎对自己这种生理上的缺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令人诧异万分。

妙就妙在,悟空除了对自己的“性”格有清晰的认识之外,对八戒也相当了解。“教八戒留在这里”这句话,是向唐僧和寡妇表明,八戒与他刚好相反,八戒从小就有强烈的性欲,而且性功能很强。

悟空的确是实话实说,但戏谑八戒的味道却很浓,势必遭来八戒的抵制,于是八戒说:哥啊,不要作弄人,“大家从长计较”。所谓从长计议,很有新意。不管八戒抛出这个说法,是否在为自己愿意做上门女婿找借口和加以掩饰,至少,他为事件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和建设性的意见。毕竟人在屋檐下,要给寡妇留下一点面子。混江湖的,即便再有理,都不能太过分,得理不饶人亦不是君子之道。八戒虽好色,但不愚蠢。

在很多人看来,他依然是“色”令智昏,但不可否认,事情因他有了转机。

猪八戒这句“大家从长计较”,使唐僧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于是他转而央求沙僧留下。相对于八戒的“矛盾”和悟空的“冷漠”,沙僧的表现就比较到位了。

沙僧说:既然跟着唐僧做了和尚,现在还不到两个月,更不曾有什么成绩,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去取经,决不干此“欺心之事”。沙僧很实在,先是表明自己已经是出家人了,不能再有以前贪图财色的欲望了;然后说明自己当和尚才不到两个月,也没有在取经路上取得较大的“革命成果”,即便想留下入赘,也不好意思这么快就脱离革命队伍。最后沙僧还表了一个态: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绝对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把“革命”进行到底。

沙僧的表态虽信誓旦旦,但他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一直在强调取经路上要如何如何,对取经成功之后的想法,只字不提。言外之意:现在是革命最为艰苦的年代,好比红军在万里长征的途中,当然不能考虑个人问题,但等取到真经,那就可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了。一路上总是沉默的沙和尚,此时开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少年之后,如果八戒等人还能记起沙僧当年所说的这些话,而且沙僧也确确实实在取得真经后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那么八戒、悟空和唐僧都要在心里大骂沙僧一句:真有心机,把我们都忽悠了。

从沙僧的表现来反观八戒,你会发现,八戒的确太着急了。即便有再多的理由,他都过于直接,毕竟在任何群体中生活,都得注意方式与方法。

遗憾的是,“革命”伊始,八戒就急于解决个人问题,成了众矢之的。这不,当寡妇见诱惑不成,便把众人关起来,断水断粮。于是八戒“心中焦躁”,开始再次严厉指责唐僧,说他忒不会干事,把话说绝了,弄得如此难堪和被动,还不如含糊答应着,哄一些斋饭吃再从长计议。

八戒这个观点,即便依然是在为自己做上门女婿找借口,但也颇有道理,总体上还是与他之前所说的、较为务实的策略是一脉相承的。“革命”除了要讲忠诚和执着之外,还需要“变通”和妥协。在这一点上,八戒毫无疑问,其智慧要高唐僧,也高于悟空和沙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公猪案:不同的历史,同样的闹剧或悲剧

作者:李杭育

《公猪案》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当代文学精品。人和猪行走在乡野山间,带动虚虚实实的时空穿梭,将原本毫无关联的片段式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