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是关羽的伟大战绩。为此后人曾对关羽的兵器做出过种种推测。本文从文献角度解读关羽杀颜良的真实情况是偷袭、刺杀,与其使用的兵器无关。 关键词:单刀会;关羽;兵器;刺杀 我们先从元代三国戏说起。 元代着名杂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历史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以下简称《单刀会》),在元杂剧诸三国戏中脱颖而出,代表了那个时代三国戏创作的最高成就。这里就剧中提出的关羽剑刺颜良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汉卿在《单刀会》中多次提到关羽杀颜良的事迹。如第一折里乔公唱道: 他诛文丑逞粗躁,刺颜良显英豪。 第二折里司马徽唱道: 轻举龙泉杀车胄,怒扯昆吾坏文丑,麾盖下颜良剑标了首。 第三折里关羽唱道: 须无那临潼会秦穆公,又无那鸿门会楚霸王,折么他满筵人列着先锋将,小可如百万军刺颜良时那一场攘。 第三折里关平说道: 匹马横枪诛鲁肃,胜如亲父刺颜良。 通过以上列举我们不难发现,《单刀会》中提到的关羽刺颜良使用的兵器是剑(第二折里的龙泉、昆吾皆是古代名剑)。 同样,在关剧《关张双赴西蜀梦》中也有关羽剑刺颜良的说法。第二折里诸葛亮唱道: 再不看官渡口剑刺颜良,古城下刀诛蔡阳,石亭驿手挎袁襄! 关汉卿在剧中说关羽刺颜良是怎么回事呢?是纯粹的艺术创造呢,还是有根据可依呢? 其实,刺颜良一事并非关汉卿凭空捏造。陈寿《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司马光《资治通鉴》对于此事的记载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可见关羽刺颜良一事有史可依。后代的文献资料中也屡见此事。宋代南涛《绍兴重修庙记》里提到:“及刺颜良于东郡,曹公即表王汉寿亭侯。”与南涛同时代的黄茂才在《武安王赞》里说:“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 但是,史书中仅仅提到“刺”,并没有提到关羽的兵器,那么“剑刺”又从何说起呢?笔者认为关汉卿在剧中说关羽刺颜良是有以下原因的: 一:关汉卿对于《三国志》中“刺”字的理解偏重于“用剑刺”。史料文献及文学作品中多有剑刺的记载,这种记载很可能影响了关汉卿对“刺”字的理解。如《史记·淮阴侯列传》里提到:“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又如《史记·李斯列传》里说:“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以上两则史料记载则是“剑刺”之意。关汉卿很可能对“刺颜良”之“刺”也作如此理解了。 二:关汉卿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曾有过关羽用剑的描写。关汉卿很可能在了解到关羽用剑之后,把刺颜良的兵器也写成了剑。 提到关羽及兵器的记载中,最早的是唐代郎士元的《壮缪侯庙别友人》一诗:“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谁为感恩者,意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离筵对此宇,洒酒暮天碧。去去无复言,衔悲向陈迹。”在这首诗中第一次出现了关羽用剑的描写。宋代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里也有过“剑气凌云,实曰虎臣”的记载,估计也是沿袭了郎士元的说法。 从以上两点来看,关汉卿“剑刺颜良”的说法是不是很合理、很正确呢?其实不然。 先从郎士元诗中的“一剑万人敌”说起。郎士元那个时代是否得知关羽用剑,我们不好说。因为没有史料记载。郎士元为什么在诗中提到关羽“一剑万人敌”的形象?第一个原因或许与前面讲到的那样,对刺字的理解偏重于“剑刺”。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本诗有着深刻的时代性。 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任侠之风盛行的时代。慷慨悲歌、任侠使气是唐代时代魅力的独特之处。而剑,则成为了诗人们抒发不遇感慨、表达建功立业愿望的重要载体。翻开唐人诗集,与剑有关的诗句可谓俯拾即是: 从陈子昂“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雄杰之气,到高适“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的建功情怀;甚至以山水诗着称的王维,也有“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豪壮之情;清雅闲淡的大历诗人韦应物,也有“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的昂扬意气。尤其是天才诗人李白,对剑更是钟爱有加。在他的诗中,剑这个意向出现过很多次。 人们总是习惯把自身所处时代的习以为常的现象或事理强加于前人身上,以我观人。更不用说感性浪漫的诗人们。从这个角度讲,郎士元诗中关羽“一剑万人敌”的形象带有很强的时代色彩,而不能简单地认定关羽用的兵器就是剑。 再说对“刺”字的理解。或者,郎士元跟关汉卿一样,对刺字的理解失之偏颇,这也不无可能。关键就在这个刺字上。下面就从对“刺”字的理解上,展示一个真实的、更为合理的“关羽刺颜良”。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刺”字就是使用一种直刺的兵器作出一个刺或戳的动作,从而猜测关羽所用就是直刺的矛、剑之类的兵器。这个“刺”字还有另外的意思。即刺杀、行刺,出其不意、趁人不备的暗杀。这样理解,我们会发现更合理,更具有说服性。原因如下: 一、《三国志》中的“刺”字有这样的用法。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本传裴注引《魏书》记载:“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 《三国志·庞淯传》记载:“淯母娥自伤父仇不报,乃帏车袖剑,白日刺寿于都亭前。” 以上几个例子中的“刺”字,都是刺杀、行刺的意思,关羽“策马刺良”理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此意。 二、《关羽传》里的明显细节。 《三国志·关羽传》有个明显的细节描写:“羽望见良麾盖”。关于麾盖,司马光《资治通鉴》里注道:“戎车,大将所乘者,设幢麾,张盖。”我们知道,史家用字一般是比较严谨的,陈寿在书中写出这个细节不应该没有意图。他正是想说明颜良之所以被关羽刺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麾盖的存在暴露了自己,使自己成为了关羽刺杀的明显的目标。 三、罗贯中的精彩演绎。 《三国志通俗演义》以蜀汉为正统,书中对关羽更是一往情深,不惜大花笔墨着力塑造关羽这个人物形象。关羽是神勇的象征,是忠义的代名词,是后世万代敬仰的英雄和顶礼膜拜的神灵。但是对于史传中刺颜良的记载,罗贯中还是采取了尊重历史的方法。明察秋毫的罗贯中先生,对“刺”字的理解可谓精到。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煞费苦心的安排了关羽刺杀颜良的情节。他认为,“刺”字就是刺杀、行刺之意。 《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五卷《云长策马刺颜良》里写道: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 细细品读可以发现,本卷罗贯中所用的语言可谓意味深长。关羽“倒提青龙刀”、“将盔取下,放于马前”等一系列动作描写,怎么看也不像战场交战的样子,说难听点其实更像是临阵倒戈。河北军“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也恰恰说明了河北军被关羽倒提兵器、不戴头盔的假象所迷惑。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关羽刺杀颜良这件事,罗贯中又在本段后特意加了小注和诗: “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诗云:“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关羽是趁颜良不备而将他刺杀。在第十六卷里,关羽被杀,大呼“还我头来”时,普净点化关羽,“向日白马隘口,颜良并不待与公相斗,忽然刺之,此人于九泉之下安得不恨乎?”再一次印证了罗贯中对于“刺颜良”的理解。由于毛氏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更广,导致罗氏原着为人们所忽略。内中精炼之处,不为人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有人说,这样的理解会损害关羽的英勇形象。其实不然,关羽并不是匹夫之勇,后人熟知的他水淹七军的赫赫战绩,就使他名震华夏。双方交战,兵无常势,战胜对方才是重点,采取何种手段杀敌怎么会影响形象呢?这恰恰是关羽勇略与胆识的最好体现。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关羽杀颜良的真实情况。且不管关羽杀颜良用的是什么武器,用刀也好,用剑也罢,哪怕用的是戈矛枪戟,用什么兵器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只需了解史书中的刺字,不是一个动作,而是行刺、刺杀之意就够了。 参考文献: 【1】 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与接受[J],《南开学报》,2006年第01期 【2】 邓方华,武圣关羽兵器考[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01期 【3】 刘丹,关羽真的用过青龙偃月刀吗?[J],半月选读,2009年18期 【4】 赵伟,关羽张飞到底用啥兵器[J],半月选读,2010(17) 【5】 周豪杰,关羽兵器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01期 【6】 韩起,武术人品《三国》——关公不会耍大刀[J],《少林与太极》,2011(01) 【7】 、,关羽使用的兵器考证[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