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古代打群架产生的王牌军主帅是谁

时间:2015-03-24 08:52来源: 作者:古韵天香格格 点击:
明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二十八岁的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监事。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当时的浙江匪患已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全国重灾区。中央首长看戚继光是棵好苗子,就想把他放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戚继光确实是一个政绩不菲的好干部

明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二十八岁的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监事。据野史《格格春秋》记载,当时的浙江匪患已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全国重灾区。中央首长看戚继光是棵好苗子,就想把他放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戚继光确实是一个政绩不菲的好干部,从嘉靖三十二(1553)年开始,他负责管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使防务工作大大改观。据说,这次奉调还是宰相张居正亲自点的将。自此,年轻的戚继光便把最好的年华投入到抗倭事业之中。

《格格春秋》上说,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祖籍河南卫辉,后迁至安徽定远。他于1528年11月12日出生在山东微山,是明代着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1588年1月5日病逝,谥号“武毅”。

那么,当时的倭寇又猖狂到什么程度呢?《格格春秋》上的一段记载很能说明问题。就在戚继光调任浙江的这一年,有一股七十人的倭寇自浙江登陆,一直杀到江苏、安徽境内,还绕南京转了一圈。为剿灭这股倭寇,明朝竟调动了十二万军队,虽说最后“干净彻底”的剿灭了这股匪患,却付出了伤亡军民四千多人的沉重代价。瞧瞧,这是个什么比例哟?真是让人想都不敢想哦!有朋友要问了:明朝的军队怎么就这样窝囊,难道他们都是豆腐做的?《格格春秋》上说,明朝军队存有弊端那是由来已久的事了,坏就坏在不中用的制度上。再加上到嘉靖年间其政治制度已经腐烂不堪,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到了近乎崩溃的地步。明朝实行世兵制,一人当兵不光是全家光荣,就连子子孙孙都跟着光荣,生下来就是军人编制。世兵制里还有个卫所制,即寓兵于农,把大部分兵源用于农业生产。明朝初年,这种制度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保证了兵源,二是减轻了百姓负担。到了政治昏暗的嘉靖一朝,这一制度却成了军队腐败的根源,军中大小老虎成了地地道道的大地主,还外带做些投机倒把的营生,再也没人正正经经考虑练兵打仗的事了。按文件规定,守屯比例为三比七,即三成是职业化军人,七成为挂着军人名义的农民,可有的地方却把这个比例变成了二比八,大批士兵成了拿工资的农民工。就这样的“生产建设兵团”,还能用它去打仗吗?所以,戚继光刚一到任,就向浙江巡抚胡宪宗提议建立一支特种兵部队。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嘉靖三十五(1556)年,又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这篇报告的题目是《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在报告中,戚继光明确指出军队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要训练一支三千人的部队。这就是打造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戚家军”的最初构想。为此,《格格春秋》上有一首诗对其大力点赞,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开元何思天地敬,

狼筅南指钱塘涌。

但拥义乌三千志,

不愿封侯愿海平。

据《格格春秋》记载,戚继光的报告递上去之后,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体制内的事就是不好办哦!要组建特种兵就得简政放权,可有关领导还不想把权利撒手放下来,有的甚至往歪里想,琢磨戚继光是变着法的跑官要官。面对这种情况,戚继光并没有泄气。《格格春秋》上说,嘉靖三十六(1557)年春,戚继光再次提出这一建议,并且还向上级打了包票,说“诚得浙士三千,亲行训练,比及三年,足堪御敌”。按当时的形势分析,戚继光给出的这个时间表应该说是够长的。匪情这么严重,能等得了三年吗?也许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也许是受了戚继光革命热情的鼓舞,领导这次竟完全答应了戚继光的要求。不过,《格格春秋》上又说,事情能有这个结果,是和张居正的支持密不可分的,更有人说是权臣严嵩做了戚继光的后台。说到这里,格格就要说几句题外话,这也是《格格春秋》里的观点。书中说,这就是戚继光和岳飞的不同之处,同为民族英雄,岳飞因不知变通而功败垂成,最后还含冤被害;而戚继光却因懂策略功成名就,有时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却让他做成了。如此看来,英雄也需要有折腰的时候,折腰也不会损害英雄形象,“曲线救国”路线有时还是蛮灵的!

《格格春秋》上说,嘉靖三十六(1557)年冬天,胡宪宗调拨给戚继光三千人马,让他训练成自己心目中的特种部队。戚继光为此很是费了一番心血,一门心思扑在部队的训练上。当时的形势不能留给他三年的时间,他的部队也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学习中熟悉战争,在嘉靖三十七(1558)年春天,即参加了胡宪宗亲自指挥的岑港之战。戚继光训练出的这三千人马表现很出色,但这也只是比较而言,就其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离真正的铁军还有很大距离。这主要是思想问题,尽管训练强度增加了,作战技能提高了,但贪生怕死的本性却一点也没改变,遇到危险不是勇敢地冲上去,而是扔下武器掉头就跑。受过专门训练的特种兵尚且如此,其他部队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军队怎么对付得了穷凶极恶的倭寇?明军围困半年之久,也没能把岑港攻下来。到了秋天,朝廷急了眼,革去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指挥作战之外的所有权利,命他们戴罪立功,限期一个月拿下岑港。戚继光等人玩了命,最后总算把岑港攻了下来。

通过一系列的战斗,戚继光算是认清了一个道理:明军的老班底根本就没法用;要想打造出一支真正的铁军,就得另起炉灶招募新兵。来浙江工作已经三年,他对当地风土民情也有了一些了解。听说义乌一带民风彪悍,并且人心耿直,百姓很有正义感,戚继光就动了招募义乌兵的念头。恰在这时,义乌出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又进一步印证了戚继光认识的正确性。据《格格春秋》记载,义乌县南乡的倍磊村有一座八宝山,这座山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山,多年来一直传说山里蕴含着银矿,惹得奸商、财主夜夜都做发财梦。嘉靖三十七(1558)年十月,永康盐贩子施文六路过倍磊村,听说了八宝山有银矿的消息,顿起贪念,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回到永康,他便串联同乡方希六等九十余人,煽动景宁、龙泉的两千多人前往八宝山开掘银矿。义乌人陈大成得此消息,立即组织三千余人对其进行抵制,双方为此发生械斗。据崇祯年间的《义乌县志》记载,这场大规模械斗导致一千多盗掘银矿者丧生,最后,陈大成等人把十余名为首盗矿分子扭送义乌县衙。这个消息更加坚定了戚继光招募义乌兵的决心。《格格春秋》上说,戚继光的设想其实是一场重要的军事变革,它打破了明朝建国以来实行的世袭兵役制,建立起择优录用的募兵制度,从而使兵员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戚继光建立的“戚家军”应是全国军队改革的试点单位,虽然明朝没有按照这条强军之路走下去,但戚继光确实打造出了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钢铁劲旅。

改革之路总是曲折的。《格格春秋》上说,戚继光是如何罢弃原来的部队,又是怎么说服的各级领导,史书上的记载不尽其详,但确实有抵制这项工作的记载,譬如金华知府就曾出面阻止戚继光的征兵工作。戚继光在嘉靖三十八(1559)年八月递交了《训练义乌兵》报告,胡宪宗接阅后立即予以批准。当年九月,戚继光即赴义乌募兵,他募兵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矿工。募兵初期,因为义乌百姓极富正义感,对朝廷的腐败深恶痛绝,陈大成等群众领袖曾一度发出过“谁也不许报名”的号令,致使征兵工作受阻。戚继光主动找上门去做陈大成的思想工作,使陈大成觉得象戚继光这样的干部就是和其他官员不一样,跟着他干有奔头。由于很看好戚继光,陈大成等群众领袖带头报名参军。榜样的力量可是无穷的哦!这一来,广大农民、矿工纷纷报名,戚继光很快招募了三千人。

《格格春秋》上说,戚继光在改进部队装备的同时,也非常注重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把儒家思想作为建军思想,教育战士忠君报国,以保卫家乡为己任,坚决把倭寇消灭干净。这些血性十足的义乌汉子经过严格训练,个个成了响当当的钢铁战士,在剿灭倭寇的战斗中屡建奇功。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建军后的十几次大小战斗中,这些义乌汉子创造了累计歼敌六万人而己方伤亡一百人的战争神话,将倭寇全部赶出浙江。后又挥师南下,将盘踞在福建的倭寇全部赶下海去。“戚家军”的威名也因此载入史册。

“戚家军”就是这么来的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支付红利:小支付、大金融的互联网+时代

作者:翁晋阳 蔡玲

本书主要讲解互联网支付自诞生以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金融领域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浪潮。通过对互联网支付的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