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内心独白,只不过成人的独白可能会隐蔽一些,而孩子的独白更不受抑制——小孩子会在自言自语时很自然地讲出内心想法。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这其实是了解孩子的一个好机会。但是,通过这本书里的大量例子来看,很多家长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独白,从而错过了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时机,以至于使孩子在童年时代活得相当不易,并且严重影响了他们成年后的生活。 如今,之所以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反思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倾向于在自己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坚决抛弃那些代代相传的不良家庭运作模式,大都是因为意识到了当年自己的独白未被父母重视之痛。不过,我们知道,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年代,有些父母确实对陪伴和及时理解孩子感到无力:他们必须不停劳作以养活家庭,在某个时期还要无条件地参加政治运动,哪怕深夜将年幼脆弱的孩子锁在家里。 今天的父母大可不必承受这些了,但是在积极倡导他们倾听、弄懂孩子的独白这一点上,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也是本书被写作和存在的重大意义。我们看到,如今的孩子还是经常这样被父母简单粗暴地对待:先是娇惯,接着严惩,然后放任不管,再然后就施加压力。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为什么会如此一致呢?因为父母通常将“学习”作为评价孩子优秀与否的第一指标。传统文化和大众舆论给了众多父母一致的借口,对于入学后的孩子来说,似乎成绩好的才是好孩子,成绩不好就有问题,就该遭受斥责和殴打。 斥责和殴打是最能给孩子造成创伤的事情。时间一长,父母可能会忘记自己对孩子的体罚,而孩子却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发生在他们生命之初的糟糕事件。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疤,更是精神上的剧痛。它们会严重影响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和不幸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和成人期。所以本书强调,父母应该控制自己激烈的情感爆发,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要本着“解释——改正——进步”的程序来引导孩子,而不是想着怎样惩戒。永远让自己用“结果导向型”思维来考虑问题,而不要放任混沌、发泄性的感性思维来思考教育孩子的问题。 此外,父母需要注意,家庭氛围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会吸收一切家庭事件以及父母的情绪和言语的实质部分。面对不良家庭氛围,孩子所承受的痛苦极大,因为他还不能比较全面的理解父母的遭遇、关系和情感。所以我们会在书里的事例中看到,由于经历过文革的动荡不安,有的孩子即使长大也缺乏深深的安全感,他们对社会产生本能的恐惧和逃避心理,即便只是见到身穿制服的人员,也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那些从小目睹父母不和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成人后基本难以与人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关系,更别提信任异性,找一位合适的伴侣共度人生。 总之,教孩子学会做人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那需要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要有爱和关怀,以及跟自己的看护者(即父母)所建立起的稳固而持久的联系。耐心倾听和弄懂孩子的自白,以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与其互动交流,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性格。如果父母和老师听不懂孩子的独白,就弄不懂孩子的本性,孩子就会遭受很大的痛苦,他们要么变得消沉沮丧,要么把自己跟父母和学校隔离开来。这些会对孩子的人格或性格造成严重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一个逐渐长大的孩子再要改变性格,那将是极其困难的。 想让孩子拥有卓越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请从耐心倾听孩子的自白、发现他们童年的秘密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