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唱出了匈奴一族最后一首挽歌
时间:2013-03-26 21:22来源: 作者:麦灵 点击:
次
赫连和鸠摩这两个复姓同时出现,上一次是《天龙八部》。赫连铁树是西夏的大将军,赳赳武夫一名,在书中只能算个过客。鸠摩智可就不一样了,作为吐蕃国的国师,这位大和尚武功卓绝,才智绝世,精通佛法,擅长装好人。正是他在枯井底,烂泥处最终成就了大理段
“赫连”和“鸠摩”这两个复姓同时出现,上一次是《天龙八部》。赫连铁树是西夏的大将军,赳赳武夫一名,在书中只能算个过客。鸠摩智可就不一样了,作为吐蕃国的国师,这位大和尚武功卓绝,才智绝世,精通佛法,擅长装好人。正是他在“枯井底,烂泥处”最终成就了大理段公子,自己也大彻大悟,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正因如此,当读到高建群的新作《统万城》时,我好几次产生出怀疑,心想莫非“赫连铁树”的原型就是这最后一位匈奴王赫连勃勃,而舌吐莲花的鸠摩罗什则被金庸写成了一心想要侵吞天下武学的鸠摩智。无论如何,熟谙历史的金大侠想必也熟知赫连勃勃和鸠摩罗什这两位西域大拿,这一点倒是能肯定的。
“男人的事业在马背上,在酒杯里,在女人的卧榻前。”最后的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即将被攻破之前,在即将遭到与他未曾谋面的阿提拉大帝相同命运之前,躺在美人鲜卑莫愁的臂腕上,这样说道。
这句话概括了赫连勃勃的一生。
《统万城》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以逆天的方式从娘肚子里出来,以荒漠好汉的方式度过幼年时代,以充满野心的枭雄方式完成霸业,然后以爱与恨交相辉映的方式死在美人的怀抱里。这本身已足以构筑起一部浑厚苍凉的史诗。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是曾经席卷大地的匈奴人的最后一位王,他还在荒漠中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统万城。
统万城驱10万族人,历时7年建成。城基厚25米,城高23.33米,宽11.16米。筑城之土均经蒸熟,筑成后用铁锥刺土法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杀筑者,凡刺不进,杀刺者,继而埋进熟土内。统万城之城墙实是由无数工匠尸身填埋而成的,故而赫连勃勃也被称为“大恶之华”。
《统万城》一书,正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筑城史。著名的游牧民族匈奴纵横天下,东突西进,动摇了东方农耕文明和西方基督文明的根基。赫连勃勃曾攻取过长安,阿提拉大帝也曾一举打到罗马城下,差一点就改写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即便如此,匈奴民族自始至终却只留下了这一座城池,赫连勃勃创建的夏只传了3世二十余年,一代名城也就此消亡。
这个题裁,天然就是适合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骑士高建群的。20年前写过《最后一个匈奴》的高建群在20年后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混沌的一段时期。他用手中这支奇笔为五胡十六国立传,为英勇悲壮的匈奴人立碑,与此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部不愧此生的封笔之作。难怪高建群说:我不欠小说艺术什么,小说艺术也不欠我什么。现在OK,我可以用这本书,释然的向它告别了。
如果仅仅如此,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已经满足了。
但是,高建群并未满足。
在描写赫连勃勃的生和死、统万城的兴与灭的同时,这个陕西男人祭出了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西域第一高僧,被誉为“大智之华”。
他自父亲时代起,自印度而抵龟兹,羁押凉州十数年,最终抵达长安。译经无数,70岁时圆寂。尸身焚烧时舌头始终不朽,化为莲花吐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为一个僧人而破国之事,这两次为的都是争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的东进史,便是佛教传入中国并最终成为汉传佛教的大历史。
在《统万城》一书中,描写鸠摩罗什的只是一根支线,但精彩程度却丝毫不亚于主线,甚至尤有过之。事实上,如果只写赫连勃勃,那么《统万城》便是一部单纯而悲壮的匈奴史,而有了鸠摩罗什,《统万城》便陡然上升到人类史与哲学的高度。盖世英雄、倾国美人、万仞名城、不世伟业,到一代高僧鸠摩罗什眼里,不过均如朝露闪电。正如鸠摩罗什圆寂前所说,他原本该有三百身,因35岁前破了戒,如今便只剩一身,再无转世。什么高僧,什么罗汉,什么大佛,“我仅是一名法师,或者用你们的话说,叫译经家”。
或许,赫连勃勃死在鲜卑莫愁的怀里时也曾经想过,下一世他要做一头牛,或者做一个女人,再或者仍旧成为一个王者,破尽天下的城池,让统万城的光芒辉映四野。不过等到他一咽气,便会知道鸠摩罗什才是对的。这也正是金庸在《天龙八部》里曾经写到过的“红颜弹指老,刹老芳华”,“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
“人说北方的狼族会在寒风起
站在城门外穿着腐朽的铁衣”
《统万城》以一歌起,以八十歌终,唱出了匈奴一族最后一首挽歌。含恨的美人毁掉了赫连勃勃,而《统万城》成就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经典,也成就了最后的高建群。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