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人办赛事该乐见其成还是深恶痛绝

时间:2014-05-23 06:00来源: 作者:杨禹 点击: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前几日一句据传的“越南放弃了亚运,南京可以接手”,引发舆论场热议,质疑声不绝于耳。南京有关方面已做了澄清,杨卫泽没有表示南京愿意接手,而只是说南京既然能办青奥会,也有能力承办亚运会这样的体育赛事。 就算这是一次“舆论乌龙”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前几日一句据传的“越南放弃了亚运,南京可以接手”,引发舆论场热议,质疑声不绝于耳。南京有关方面已做了澄清,杨卫泽没有表示南京愿意接手,而只是说南京既然能办青奥会,也有能力承办亚运会这样的体育赛事。

就算这是一次“舆论乌龙”,其反映出来的公众关切,亦值得深思:其一,今日中国如果“上赶着、强努着”办大型体育赛事,公众支持度可能不会太高;其二,也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听承办体育比赛就一概排斥。

承办赛事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

中国人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能力毋庸置疑。从亚运会到奥运会,凡是中国人承办的,美誉度都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随便拿个中国城市出来,就可以轻松地把亚运奥运办好。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多多益善”地集中力量“办大会”。

时代在前进,国人的“办赛观”也在前进。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主办者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全国人民自发地给亚组委捐款,无需动员,真情实感。试想,今天若再办一次亚运会,还会再现这一幕吗?十之八九,不会了。今天不再捐,不等于当年不该捐——那个年代,中国人太需要办妥一场盛会来展现改革开放的进步。当年应该捐,不等于今天必须捐——这个时代,我们更想用从容前行来体现新的进步。

在近年来的舆论场上,有些人一听我国某地又要申办某某比赛,就会发出反感、反对之声,认为这属于“劳民伤财”。这种担忧,一方面有一定的道理。确实有国内某些地方,在申办、承办某项大型体育赛事之际,做了超出能力的承诺,竭泽而渔,大包大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其结果,虽然赛事很华丽,但过程令人生厌。

另一方面,这种舆论调门本身,也显得不够实事求是,过于情绪化。如果我们能量力而行地承办一些大型国际文化体育活动,这本身并没有错。这是中国社会综合能力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一种自然反应。

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办赛事还是评价“办赛事”,都应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

承办赛事的最好心态:水到渠成

既然一切遵循实事求是,那么申办、承办类似赛事的最好心态,就是——水到渠成。虽然在一些局部事项上可能还需要“努”一下,但从整体看,我们的申办者、承办者们,应该有这样的从容心态:申办的时候,尽最大努力,但不必强求结果;承办的时候,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追求赛事的内在质量,追求文化体育活动的精神感召力,而不去搞那些“超能力”的名堂。

水到渠成的另一层积极涵义是,让每一次重大赛事的举办,不仅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呈现,也成为促动我们进一步前进的有益动力。比如正在申办冬奥会的北京、张家口地区。这次申办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也不乏新鲜有益的动力——这里每年聚集的滑雪人口,正呈现几何数级的增长;仅在北京城里,就有数千孩子在热情高涨地学习打冰球;在京张地区的山岭间,遍布着很多优质的滑雪场,而且它们无一例外地都不是政府投资,而全是看好冰雪运动前景的民间投资者。

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谋求水到渠成的结果,这应是今天的中国人对待“办赛事”的基本态度。对于实事求是的申办者、主办者,我们一起乐见其成。对于勉为其难、好大喜功的投机者,我们共同深恶痛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开花的树-新美南吉作品集

作者:新美南吉

本书是作家心灵的一面镜子,透过新美南吉的文字,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童话场景,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人世百态的感慨。他…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