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谁在把艾滋病患者妖魔化

时间:2015-01-09 08:44来源: 作者:Vista看天下 点击:
“艾滋病拆迁队”是社会现实问题的写照,它用污黑的血液,书写着我们生存环境中相当不堪的一面。 事起河南南阳市一个小区,近日出现一群自称艾滋病患者的人员,威胁房屋面临被拆迁的居民,并将“艾滋病拆迁队”等字样写在墙上。舆论关注之后,当地宣传部门发

“艾滋病拆迁队”是社会现实问题的写照,它用污黑的血液,书写着我们生存环境中相当不堪的一面。

事起河南南阳市一个小区,近日出现一群自称艾滋病患者的人员,威胁房屋面临被拆迁的居民,并将“艾滋病拆迁队”等字样写在墙上。舆论关注之后,当地宣传部门发布消息称,涉事房地产开发项目仅有项目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用地规划乃至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一片空白。“艾滋病拆迁队”主要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几名涉事官员被行政处分,具体案情正在调查中。

当地通报将此事归因于一家地方房地产公司和个别官员的胡作非为,称公安机关将根据查明的情况和获取的证据,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表示按照政府统一部署,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某些官员的默许甚至参与下,房地产公司雇用地痞流氓对拆迁户威胁骚扰,已屡见不鲜。为此发生过若干群体事件,国务院也修改法令,施行新政,以期改变这一局面。但是,邪恶的力量不会轻易停止生长。近年来出现两个倾向,一是过去被认为距离权力较近的警察、记者和商人,越来越多地成为强拆的直接受害者;二是拆迁者流氓手段不断,雇用艾滋病患者只是其中之一。它正侵蚀着社会的公正和道德底线。

我们还应该看到,野蛮的强拆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这是一些观察者常犯的错误,以为清理结果——整顿房地产市场——就能正本清源。房屋强拆并不只是关涉房地产市场的整治,而是一个包含经济发展模式、地方财政以及权力滥用等问题在内的结构性问题。一言以蔽之,强拆现象的多寡,与个人权利保障的强弱成反比。

但就此事而言,最大的特殊性是将艾滋病人的生存状态摆上桌面,让我们无法回避。此前媒体已有若干报道,艾滋病患者经常被当作威胁工具,被讨债公司雇用。河南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患者大多是上世纪“血液经济”的受害者,他们以为通过卖血可以发家致富,结果赔进了健康和生命。不幸的遭遇让他们陷入贫困和绝望的境地,而不义的公司还利用他们的处境敲诈勒索。

艾滋病患者被用于强拆,将底层不幸者与社会邪恶力量捆绑,这在加大拆迁者势力的同时,无疑会加重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它也让我们看到,消除歧视的前提,不是同情与怜悯,而是社会公正。被手续不全的房产地公司雇用,上门威胁拆迁户的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者患者,成为罪恶的帮凶,让人感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然而,这种感慨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社会问题,以个人道德替换了社会责任。

媒体舆论常有美化贫困和不幸的倾向,把底层穷人描绘成朴实、善良、循规蹈矩的形象。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近年来欧美国家有更多的研究聚焦于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些研究认为,如果得不到社会的救助,贫困会让人们陷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产生失意、羞耻、焦虑和绝望的情绪,在遵纪守法、自我实现、子女教育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

作为“血液经济”的受害者,众多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曾长期吁告,未能得到公平的补偿和救治,是不幸者中的不幸者,弱势中的弱势。为了生存,他们将疾病作为“弱者的武器”,甘愿被非法强拆民房的组织利用,这向社会发出了警告:穷人固然应该同情,他们的美德也应该得到赞美,但是贫困和不公是美德的腐蚀剂,很容易将他们推向恶的阵营。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对弱者的悲惨命运视而不见,他们将以更触目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把工作当回事儿:企业优秀员工读本

作者:刘德荣

工作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儿,是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任何一项工作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做! …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