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选举人,会试选进士,最后皇帝面前决状元。昨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文学院近日举行的汉语文化大赛上演“科举考试”。现代高校为何兴起复古风?武汉大学文学院副书记王怀民称,往年该院举行汉语文化大赛主要采取诗词吟诵的形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高,因此今年采用学生提出的“科举考试”创意,目的是提高活动参与度。
漆红的考场大门两侧贴着“肃静”、“回避”,大门上方红底黑字写着“贡院”二字。4月25日晚,武大文学院举行了首届珞珈汉语文化新科举大赛的“乡试”,共297名“秀才”参考,50人“中举”。
记者昨在该校官方微博上看到,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网友围观热议。一部分网友觉得现代校园举行“科举考试”很有趣,并对这次科举考试的内容和规则表现出很大兴趣。“难道还要向皇帝行跪拜礼?”但围观中,另有不少网友认为“科举考试”是封建糟粕,如此复古并不合适。
记者在此次乡试考卷上看到,全卷100道选择题,要求考生在30分钟之内完成。考题主要以文学常识、语法知识为主。而过“小年”吃什么、《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哪位作家等问题也囊括在内。按规则,“乡试”中选拔出来的50名“举人”还将在5月5日举行“会试”。会试中选拔出的12名“进士”将在5月14日进行“殿试”比拼,成绩前三者将现场得到“皇帝”颁发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
对于网友的争议,王怀民强调说“只是形式上采用了科举考试作包装”,无论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均与科举无关,既不要求学生写八股文,也没有设置封建礼仪,跪拜皇帝更不可能。此外,设置“皇帝”只是出于科举形式的需要,将由学生扮演,其作用主要是摆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