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监督虽好,可要把握好“度”

时间:2014-07-24 22:10来源: 作者:孙何 点击:
作为领导干部,在八小时内外,他们几乎很难按程序进行“公”与“私”之间的自如切换,相反,手握公权力带来的影响力,会渗透进他们的个人生活。所以,类似于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午间饮酒、操办宴席等违纪现象频频曝光。 “八小时以外”的腐败之所以多发易

日前,北京市密云县出台的一项反腐举措引来舆论关注,该项措施意在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并建立由退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生村官和社区负责人组成的百人监督队伍,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监督情况。(来源:人民网)

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需不需要进行监督?

历来有一种论调,“干部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因此,把监督触角伸到工作时间之外的做法,未免显得过于严苛,且有干涉个人隐私之嫌。

的确如此,但是,在强调个人隐私的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监督的对象并不是普通的个人,他们还是干部,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

作为领导干部,在八小时内外,他们几乎很难按程序进行“公”与“私”之间的自如切换,相反,手握公权力带来的影响力,会渗透进他们的个人生活。所以,类似于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午间饮酒、操办宴席等违纪现象频频曝光。

“八小时以外”的腐败之所以多发易发,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领导干部权力随身。其实,和“监督”相伴而行的词,本来就是“权力”。加强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本质上就是要监督权力,防止权力在夜色中迷路,在灯红酒绿中、在推杯换盏中、在所谓的“个人生活”的遮掩中溢出本来的边界。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监督也可谓是把“双刃剑”。监督“适当”,揪出的是“苍蝇老虎”,规范的是干部言行,净化的是干部队伍;监督“不足”,制度形同虚设,行动缺乏威慑力,无法制约干部的违纪违规行为;监督“过了”,侵犯的是干部隐私,打击的是干部工作积极性,甚至破坏的是组织凝聚力。

然而,什么样的监督才是“适当”的监督,本身就是一个深奥的问题;把握监督的“尺度”,更是一门艺术性的活技。当然,具体做法可以继续探索,但对腐败形成持续高压态势的共识不应有丝毫动摇,监督十分必要,只是要把握好“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新时期青少年公民与公德读本

作者:谭棋介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不仅是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发布者资料
李志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6 11:03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