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青年人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些什么?

时间:2014-09-18 07:27来源: 作者:雨丝飞扬fly 点击:
一直很想写这篇文章,一直没有提笔。上周,黄祖洽院士在京去世,享年90岁。他是我仰慕的科学家,他参与并主持了我国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时间荏苒,岁月如梭,翻出了十年前我们为黄祖洽和彭桓武院士的合影,亲切而熟悉的笑容,恍若就在昨天。

一直很想写这篇文章,一直没有提笔。上周,黄祖洽院士在京去世,享年90岁。他是我仰慕的科学家,他参与并主持了我国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时间荏苒,岁月如梭,翻出了十年前我们为黄祖洽和彭桓武院士的合影,亲切而熟悉的笑容,恍若就在昨天。当我看到现在的有些青年人来到实验室,早已没有了当年科学家的敢为人先,踏实勤奋的精神,我就不由的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与老一辈科学家差的太远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只有成为科技强国,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我常常思考:青年人究竟该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什么?

而对于科学家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我见到他是在2012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我亲眼目睹着他从胡主席的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此情此景,一如发生在昨天。而再次看到他的新闻是他这次拄着拐杖站着,为青年人做的报告《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92岁高龄,35分钟的报告,对于青年人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学习机会啊!可惜看到的场景却是很多的年青人都睡着了,他们连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更别提从科学家的报告里学习什么了。我不由得感叹: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青年人究竟该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什么?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其一、学习的热情。“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彭桓武院士,自学考上了清华,在清华学习期间,16岁的他就已经能够熟练地用英语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评判》和《实用理性批判》、罗素散文等,常常在清华的老图书馆阅读先秦诸子丛书等,有着深厚的知识。23岁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师从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玻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王淦昌说:“我来到了这个新学堂,就有茅塞顿开的感觉,那里有学不完的新鲜内容”。强烈的求学渴望,成就了一代科学大师。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从小就喜欢无线电,自己动手制作无线电设备,乐此不疲。先后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研制出当时世界上第一台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并通过高能电子束治疗癌症,造福于人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对科学的满腔热情,就不会在科学上有所建树。

其二、树立远大理想。“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王淦昌院士,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29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又继续努力,最后在1933年德国柏林大学博士毕业。1929年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正逢历史上的“三一八”惨案,他参与了游行集会并立下了“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的雄壮誓言。谢家麟院士在燕京大学期间,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大学,他受“航空救国”的影响,立志以科学拯救中国。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密立根,在国外学习期间,他立下了发展自己民族核事业的信念。而女物理学家王承书,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她说:“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要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祖国”。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成就不了一代科学大师。

其三、淡薄名利。40多年前罗布泊的那声巨响背后有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啊!科学家以舍生忘死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两弹一星”的功章就是授予这些为科学事业奋斗的杰出的科学家的,我所了解的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就是这些英雄谱中的一员,他们曾经隐姓埋名,默默无语地奋斗在科研一线,为科学发展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彭桓武院士33岁就获得了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的美誉,他却毅然投身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从事科学研究,以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黄祖洽院士与“两弹一星”的勋章擦肩而过,但是他坦然面对,黄祖先生说:“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继续做。”这个核武大家也是“十佳教师”他说:“每当上完一节课,看到我的学生紧皱的眉头解开了,眼睛里的疑惑不见了,听到他们激烈的讨论,嗅到空气中浓厚的学术气息,我都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任劳任怨,淡薄名利的情操。

其四、敢为人先。“两弹一星”的功章获得者钱三强院士,清华大学毕业,法国国家科学博士,曾获得法兰西科学嘉奖。他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的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创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曾经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伊莱娜教授。她也教导了他:“要为科学服务,科学要为人民服务”。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科学家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我国的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培养我国的科技队伍立下不朽的功勋。试验生物学家贝时璋,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在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创建了宇宙生物学研究室,发射了5枚生物探索火箭。放射化学家肖伦,开创了我国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新纪元。物理学家吴有训,开创了X射线理论,成为我国近代物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没有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就没有科技的创新。

其五、科学与艺术齐飞。彭桓武先生中西贯通,文采飞扬,他曾经亲笔签名送了我本他的大作《物理天工总是鲜》,在他90岁生日时我还与他探讨了古诗词的意境,他是相当的平易近人和幽默的。他的《寻春颐和园》:“今年春来早,黄花笑展风。绿芽纹赭树,红蕾冠丹丛。脂粉斑斑媚,珍珠粒粒工”,如此这般的景物描写,令人回味无穷。核化学化工专家汪德熙院士,提琴、声乐、钢琴、合唱领唱,那是样样精通啊!他曾经为研究室英语班的学生用美式英语咏唱了《雪绒花》,那是令人过耳不忘的!而黄胜年院士的《黄胜年诗文集——一个科学院院士的情怀》,其中的《出塞》:“六渡黄河壮此行,非关出塞自长矜。一身万里无牵挂,却伴春风到漠营”读罢,令人不由得佩服他的诗词文学的造诣之深,也感叹老科学家在西北:“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的感人情怀!科学素养在这些科学家身上体现,他们不再是书呆子的模样。

其六、无悔献身科学。物理学家王竹溪院士,从小热爱学习。清华大学毕业,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出名门的他,与钱三强、王淦昌、谢家麟等院士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回国,报效祖国。他在物理方面的论文刊发在世界知名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剑桥哲学学刊》、美国《物理评论》和《物理化学杂志》等,他最得意和盛名远远超过他的得意门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与杨振宁教授相比,少了掌声、少了鲜花、少了财富、少了膜拜,但是,他的学生及学生的学生已经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精英和中流砥柱。他以高尚的情操,获得了我们的尊敬。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无数科学家无怨无悔的奉献,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书写着灿烂的篇章。

老一辈科学家,他们以吃苦耐劳,勤奋上进,淡薄名利,敢为人先,无私奉献,为我们,乃至所有的青年人树立榜样。青年人是社会的承担者,创造者,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在当今世界各国利用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创造效益,弱肉强食,我们必须清醒和惊醒。尤其是现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之时,青年人,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的振兴与繁荣添砖加瓦,有担当、有责任、有理想、有志气,才能给予我们以希望和信心,中华民族的明天才会越来越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一次读完20本投资经典:投资的本质

作者:张艳凯

本书以当代投资现状为出发点,从金融市场、投资收益及基金等多个方面对投资进行详尽的阐述,汇聚20本经典投资书籍的精…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