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宋伟杰:乌托邦辩(2)

时间:2010-11-05 16:56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点击:
[5]吉列斯比(GeraldGillespie),《欧洲小说的演化》,胡家峦、冯国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28页。 [6]赫茨勒,同上,可参见相关章节。 [7]KrishanKumer,UtopiaandAnti-UtopiainModernTimes,L

  
  [5]吉列斯比(GeraldGillespie),《欧洲小说的演化》,胡家峦、冯国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28页。
  
  [6]赫茨勒,同上,可参见相关章节。
  
  [7]KrishanKumer,UtopiaandAnti-UtopiainModernTimes,London:BasilBlackwell,1987,p.79.
  
  [8]F.E.ManuelandF.P.Manuel,UtopianThoughtintheWesternWorld,Cambridge,Mass.:BelknapPress,1979,p.1.
  
  [9]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413页。
  
  [10]参看陈正炎、林其锬著,《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侯外庐主编,《中国历代大同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1]Kumar,op.cit.,Preface,ix.
  
  [12]PaulRicoeur,LecturesonIdeologyandUtopia,pp.270-271.
  
  [13]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保罗·利科对此问题都有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于探讨围绕乌托邦问题的个人因素与社会结构总体因素。
  
  [14]参见NorthropFrye,“VaritiesofLiteraryUtopias,”载于FrankManuel(ed),UtopiaandUtopianThought,Boston,MA.:BeaconPress,1967,p.30.
  
  [15]参见ErnstBloch,ThePrincipleofHope,translatedbyNevillePlaice,StephenPlaiceandPaulKnight,Cambridge,MA.:TheMITPress,1986,三卷本;以及《道风·汉语神学学刊》1995年第3期中,陈慎庆《乌托邦与人的可能性-布洛赫的希望哲学》,第235-254页,以及曾庆豹《解放、乌托邦动力与神学的旨趣》,第255-283页。
  
  [16]KarlMannheim,IdeologyandUtopia,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79;以及PaulRicoeur,LecturesonIdeologyandUtopia,第二部分,“乌托邦”。
  
  [17]关于现代科幻小说的深入探讨,可参见Welch·D·Everman的“ThePaperWorld:ScienceFictioninthePostmodernEra,”收入加州大学教授LarryMcgeffery编选的论文集,PostmodernFiction:ABio-BibliographicalGuide,NewYork:GreenwoodPress,1986,pp.23-38;该文的中译本,参见《纸上世界:后现代时期的科幻小说》,宋伟杰译,《当代电影》,1998年第五期。关于本世纪极为流行的“007”现象,“007”小说及电影作为幻想文类与当代政治气候的关系,可参见TonyBennett和JanetWollacott堪称范例的研究,BondandBeyond:ThePoliticalCareerofaPopularHero,NewYork:Methuen,Inc.,1987。
  
  [18]保罗·蒂利希,《政治期望》,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1-3页。
  
  [19]PaulRicoeur,“IdeologyandUtopia,”载于FromTexttoAction,Evanston:NorthwestUniversityPress,1991,p.322.
  
  [20]转引自Ricoeur,“IdeologyandUtopia,”op.cit.,p.323。
  
  [21]Ricoeur,op.cit.,p.324。
  
  [22]Ibid,p.323.
  
  [23]Ibid,p.323.
  
  [24]Ricoeur,op.cit.,p.324。利科对于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综合思考,相关于他本人的“批判式阐释学”(这是JohnB.Thompson的说法,Thompson在同名书籍里,将利柯与哈贝马斯并置,皆列于“批判式阐释学”这一关键词下,可参见CriticalHermeneutics:AStudyintheThoughtofPaulRicoeurandJurgenHaberma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利科倡导“人类行动的象征性调解”功能,注重语言的实践性话语层面,从而在社会总体想象之中,在“文本”与“行动”之间搭设了一座桥梁;而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作为文化想象的方向相反却又内在相关的两大谱系,只有在相互观照与调整之中,才能获得新生。
  
  [25]蒂利蒂,同上,第217-220,214-216,229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作者:金满

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