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医院高调称“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让患者哭笑不得
时间:2012-06-12 00:25来源: 作者:随意 点击:
次
这是院长实话实说敢揭家丑?还是院长内心愧疚推卸责任?其实“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不是他原创。早在2008年04月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就发表文章《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原话是: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因为目前医疗技术对疾病的认识不是10
10个月的花儿(化名)还不会叫妈妈就永远失去了母爱,她的母亲在入院7个小时后不明原因死亡。短短3天后,又一名患者不明原因猝死在河北钢铁集团舞钢职工医院,这位舞钢市某局委副局长,是自己驱车前往就诊的。两名死者的家属指称医院误诊耽误治疗。但院方表示也希望查明猝死原因,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6月10日人民网)
笔者看到这则报道,暗自揣测这是院长实话实说敢揭家丑?还是院长内心愧疚推卸责任?其实“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不是他原创。早在2008年04月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就发表文章《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原话是: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因为目前医疗技术对疾病的认识不是100%,从一份资料里知道,医生的诊断确实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对此他强调: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误诊率也差不多这样。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中国的误诊比国外低,美国的误诊率是15%~40%之间,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于是人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误诊误治该有,因为他本来就无法避免。
换一个镜头再看,这是每年都在“感动”中国人的好医生,他们有在医疗战线工作10年、20年、30年....赞美之词枚不胜举。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天使”,在他们的事迹中都无一例外的描述着,“几十年的兢兢业业,无一例差错”,这也就是说“误诊误治”不可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发生。至此人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疑难杂症和那些叫不出名的怪病,大幅度的降低“误诊误治”率是可能的。因为有这么多的“人民好医生”几十年无差错,他们既然可以做到,为什么别的医生就不能?
此时人们开始纠结了,究竟是“有50%的误诊率”正常?还是“几十年无差错”靠谱?因为在大家正在讨论的医患矛盾和“医闹”过程中,它决定着人们斟酌谁是医患矛盾的主体?如果我们相信了前者,那么就说明后者是在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在愚弄百姓。
北京电视台有一台《养生堂》笔者特别喜欢这个栏目,一是长知识对健康有好处。二是悦悦“大爷、大妈有病别扛着,一定要到医院看大夫。”温馨提示语特受听。可是现在有些犹豫了,居然有50%的“误诊误治”,看来“赖活”要比到医院“找(早)死”强得多。事实上现在没有一家医院会提出允许“误诊误治”的指标。因为这样不人道的指标一经提出,必然遭到口诛笔伐。然而真正由于“误诊误治”引起的医患矛盾以及引发的医院信任危机却在愈演愈烈。
报道中提到的3天由于误诊而造成死亡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尽管如此,笔者也不赞成“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的表述,他仿佛再告诉人们:由于有50%的概率,所以由“误诊误治”死去的患者,你别抱怨;准备踏入医院的患者也别气馁,因为还有50%活下来的希望。这一番话即便不是数九寒天,也会让你浑身战栗。这难道就是可以托付生命的医院,这难道就是可以托付“白衣天使”。由于误诊3天俩人死亡,足以让就医者胆颤心惊。
我们常常会因为优质价格买回劣质产品心中不悦,此时除了经济上受些损失、招来一时烦恼外,倒不会有性命之虞,况且现在又有召回制度,多少可以换来些平衡。可求医看病则不同,花了钱却没能得到恰当的治疗,轻则延误病情,重则性命不保。被误诊的患者却少有机会讨回个满意的说法,因为负责鉴定的专家们多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里人”,总要给同行留个面子,最终只好让不通医术的患者“哑巴吃黄连”就是自认倒霉。正是这样的“行业自护”,使得医患纠纷成为令百姓切齿的一个话题。
然而用50%或30%如此高的“误诊误治”,却总拿“医疗技术水平所限”的挡箭牌推卸误诊责任,就有几分居心叵测了。我们相信除了极个别的病例,目前的医疗水平完全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就连医疗界内的人士也承认,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减少误诊的重要保障。
院方“有50%的误诊率很正常”看似是敢于自揭家丑,其实是给自己频发的医疗事故找垫脚石。他不仅亵渎了“白衣天使”的神圣,也有损医生的职业威望。愚弄百姓情感低估百姓智商,只有给解决医患矛盾添堵和添乱。文/随意【原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