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歌声已经唱红了六、七十年。竹排里的革命精神,随着红歌的传唱,变成我们北方人心中的风景。然而竹排毕竟不是小船,尽管“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可这东东怎么说也不是孩子们长久的代步工具啊。可是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由于与学校隔着一个水库,孩子就是这样驾着一叶叶竹排,行驶在上学的水路上,弹指之间已历四十余年。小小竹排摆渡了无数孩子,的确是做到了“革命重担挑肩上,艰苦奋斗跟党走”。
江南水乡,雨丝中飘打着多少记忆。历史将小小竹排与革命岁月绑定在一起,如今又带着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继续前行。看来小小竹排,不仅肩负着革命历史重任,还肩负着通往希望未来的光荣使命,虽然乘之危险,但毕竟是无功劳也有苦劳。然而,竹排事件一经曝光,政府立即下了禁令,学校只好在水库岸边,竖起了一块警示牌:“不准学生撑竹排上学”。看来竹排罪莫大焉,历史行进到今天,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教育改革也喊了十几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受罪,小小竹排的确需要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竹排已去,孩子们的上学依然还是个问题。据说,陈平村一至四年级的孩子,被安排在本村一个农民的家里上学,然而高年级的学生依然需要涉水过河,然后到对岸学校里读书。没有竹排,孩子们只好在家长的带领下趟水过河。原来,河底本有座桥,然而每到夏季,河水漫过了桥面,孩子们只好徒步涉水。倘若竹排危险,估计徒步的危险性更高。中国真是习惯性了做表面文章,而不去从实质上解决问题。有关部门这种“何不食肉糜”的做法,实在令人寒心。
远望江南水乡,“君看一页舟,出没风波里”的竹阀终于不见了踪影,当年渔人生活的艰辛,终于不再上演到孩子们的身上。然而行路难依然还是问题,大概上帝无眼,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该在背部长上一双翅膀,或者干脆说:“何不乘飞机?”你看西方国家,乘私人飞机上班的大有人在,中国老百姓咋就这么傻呢?盖楼易,建桥难。不知道一个普通贪官私蓄的几百万家产,够不够造一座桥?不知道当地政府,为孩子们造几只小船也这么难?据说,当地政府已经决定,准备给孩子们“租船”。唉,这话说得多寒酸!不知道“租船”是为了应景呢?还是为了应急呢,还是真心实意要解决问题呢?“租船”总会有租期吧?大概一年零两个月之后,这船就物归原主算了?
李白有首古诗叫做《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看来,广西藤县的孩子们确实是“欲渡水库河漫肩”了!“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在眼前”!不知道当地政府官员们看到这一幅幅画面怎么能忍心?不知道这个县的父母官们,一任接着一任,却听凭发生在“行路难”的事件一年年地沿袭?看着心痛,说着叹喟啊!“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喊了十几年的口号,然而,这个口号,对于当地政府竟是这样无动于衷。尤其是这条无路的路,每天都危急到那么多孩子的生命安命,还有家长们的安危。试想,还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
江南多雨,广西也是如此。孩子们踩着泥泞的山路,手里擎着一把小雨伞,好似开在雨中美丽的花朵,然而一条大河却拦住了去路。这儿没有通天河里的神龟,也没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船舶,唯有岸边的那块警示牌……只好卷了裤腿,一步步趟水过河。水漫过了前胸,湿透了衣裳。据孩子们说,他们到了学校之后,要靠体温将衣服暖干——这个过个程需要好几个小时。还有的家长,干脆让孩子们把衣服脱光光了,连内裤都不穿,涉水过河上岸后,再分别穿上衣裳。想想,这哪里是上学啊!分明是冒险啊!一年到头200多天,来来回回多少足迹,恐怕长征路上也没有这么艰险吧!
据说,当年红军过草地的松潘高原,如今已经改造成一片充满生机的大地。如此巨大的工程都早已完工,方圆几十米的一座小桥却难以建成?看看城市高楼林立,上海、深圳、长沙都在挑战新的高度,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势头。然而,为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造一座小石桥,哪怕是几艘小船,居然都这么难啊!君不见水库之水漫过桥,学生上学行路难?!行路难,无人问,看着真是心酸!记得幼儿园里有首儿歌是这么唱的:“小竹桥,摇呀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站不稳,立不牢……”唉,这儿哪怕有座摇呀摇的小竹桥,也算是有人过问了呀!
毛主席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让我看,当地政府领导们的心,可真是如钢似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