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他的酒店先后成了三溪镇多个单位的定点接待处。虽然生意还算不错,但10余个单位打的白条,却让他忧心忡忡。“三溪街居委会、横山村、军林村、立中村等单位,加起来打了40多万的白条,如果钱讨不回来,酒店就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只有关门。”他说。(7月31日 网易网) 靠着炸油条卖早点,一点一点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家业,最后发展到开了两家酒店,这就是虞荣湖上半生的一条人生轨迹,照此下去,多年的口碑足以让其生意愈加红火,家业做大做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最近这位老板心焦力瘁,拿着40多万的白条去各个政府单位讨债,与此同时曾经红火的酒店也因不能收回欠款面临倒闭。 或许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虞荣湖在自己做大做强的同时,最终接受了公款消费“白条”支付的方式。但谁能想到,地方干部来了乐呵呵地吃,对结账一概不提,最后只能让老板抱着一堆白条去各个单位门口求变现。而一下子结清所有欠款又拿不出钱来,于是一推再推、一吃再吃,最后越垒越多,成了压垮酒店了一根根稻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白条”?这些“白条”何以成了压垮一位打拼多年的老板的“稻草”?相信还是那些干部经常接待、吃饭,习惯以打白条的方式避免先垫付后报销的“麻烦”, 方便一些人公款吃喝。而商家一方面也希望靠上地方“衙门”,能在定点接待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美羹,借助“官方”的力量搞好关系,做大做强,或许也还有点惧怕的成份在内,毕竟因为招待不周得罪了当地干部,那这生意还能做下去吗? 但白条毕竟在那里,公款消费的证据毕竟摆在那里,造成定点接待的酒店垮台,还是因为干部有了权力,就敞开了胃,对于治下的酒店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认为自己吃了抹抹嘴巴,自然后面有人负责签单结账,养成了想吃张口、饭后撒手的臭毛病。不否认,作为行政单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待任务,但要拒绝“白条”成为压垮酒店的“稻草”,还是要对干部进行离任审计,查查在任期内签出了多少“白条”,对于正常的消费、开支及时结清。只有这样,才会不让公款吃喝的“白条”越来越多,不会让旧债未偿又添新账。 作者 柳川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