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为何三成北京青年认为有房才幸福

时间:2014-03-14 07:37来源: 作者:龙敏飞 点击:
团北京市委、市政协社法委青少年工作小组联合开展的《北京青年人才住房状况调研报告》近日发布,调查显示租房成为青年解决住房需求的最主要途径。对于住房与幸福之间的关系,61.6%的人认为“有房与幸福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而仍有33.0%的人认为“有房是

团北京市委、市政协社法委青少年工作小组联合开展的《北京青年人才住房状况调研报告》近日发布,调查显示租房成为青年解决住房需求的最主要途径。对于住房与幸福之间的关系,61.6%的人认为“有房与幸福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而仍有33.0%的人认为“有房是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另有5.4%的人认为“有房与幸福无关”。(3月12日《北京青年报》)

“房子与幸福”的关系,从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通过这份《北京青年人才住房状况调研报告》,“房子与幸福”的关系,便有了刻度上的评判标准,如考察住房对青年的意义时,65.7%的青年在结婚前将住房视为栖身之所,71.7%的人在结婚后则将其视为家庭的港湾;对于住房与幸福之间的关系,61.6%的人认为“有房与幸福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而33.0%的人则认为“有房是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的刻度审视,有利于把握社会的整体价值观。

对于报告中引发争议的“有房才幸福”之说,有人称“诚如斯言”,毕竟,天天被房东催着要房租、被房东驱赶的日子,是没有幸福指数可言的;也有人说“不尽然”,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哪怕一会儿从东城搬到西城,一会儿又从南城住到北城,也是“苦并快乐着”。不可否认,就现实而言,在丈母娘的需求下、在“房子是家的港湾”的背景下,“有房才幸福”的确有其固有的市场,但不宜过于夸大;对这背后“房子是幸福的基础”的价值观,也不应过于推崇。

众所周知,如今是多元化社会,那么有多元化的社会评判标准,这很正常。对于“有房才有幸福”之说,有支持者有反对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此,公众不应站在道德高点上指手画脚,因为谁都不是道德的裁判,只要这些价值观不违背法律法规、社会良序即可。显然,“有房才幸福”的价值选择,并没有违背社会底线。在遵循了社会底线的基础上,个体认为“有房才幸福”,还是认为“房子与幸福无关”,都是个体的自由,与他人无关。

换言之,评判“有房才幸福”这一价值观时,有刻度更要有温度。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是具体的统计学上的关联系数;但每个人的个体选择,却与现实生活的温度有关。须知,幸福不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当事人的感觉最重要。毕竟,不是每个粗茶淡饭过日子的人,都会羡慕别人家山珍海味的生活。因而,对于“有房才幸福”所引发的争议,我们应尊重每个个体的选择,因为这才是最有温度的生活。而要在宏观的角度对群体价值观的进行评判,的确应慎之又慎。此外,调查现实,9成人啃老买房,这看上去或许并不光彩,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下,也不值得过于上纲上线。

更何况,就整个社会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也没有亘古不变的价值观。“房与幸福”的关系,是任何统计学都无法精确计算的,因为这因人、因事而异。“3成年轻人认为有房才幸福”,这的确不是社会物质化的道德靶子,对这进行审视,刻度之外,个体有温度的生活更加重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

作者:刘青顺

演讲是一门艺术。演讲是历史的音符、时代的记录、艺术的绝唱、文化的结晶。演讲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国议会的辩论,被…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