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阳市乌当区开展清理整治“冒充人头、专吃空饷”专项工作,制发了《乌当区全面清理超编制、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等5个问题工作方案》,要求全区88家单位开展自查,并就各单位自查情况进行突击抽查。针对抽查情况,乌当区及时下发通报,要求存在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完善人事工资手续,严格工作纪律。同时对于无正当理由长期不上班的人员,要求所在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贵州纪检监察网》,6月8日) 乌当区在突击抽查中发现新天经发局有1人无正当理由长期不上班;东风镇、高新经发局有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离岗或带薪学习的人员;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旅文局等部分单位有因病请假,超过规定时间未执行病假工资的人员。“吃空饷”竟然猖獗。 “吃空饷”是指公职人员,不上班照样领工资,享待遇。目前,‘吃空饷’的现象频现,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县、乡镇一级存在较多。“吃空饷”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利益黑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地区在人事、财务等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但凡吃空饷者,几乎无一不与权力操纵有关。让人担忧的是,此举凸显了“不上位、先占位”的权力垄断。 吃空饷造成公共资金损失放在一个人身上不算太多,但蔓延成风,损失则巨大。 要彻底治理 “吃空饷”存在一定难度:其一,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监管程序存在漏洞。如果管理机关仅依靠被查单位的上报情况查处,相当于让他们自揭伤疤,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 吃空饷的本质是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利,应该追究法律责任,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予以惩罚。对这一乱象的治理应该上升至“廉政建设”的高度。基于此,既要严惩吃空饷的人,更要惩处导演吃空饷和为吃空饷者创造条件的人,正是他们的直接乱作为和不作为,才导致吃空饷现象泛滥。 如何才能杜绝或减少此类现象?笔者认为要打破这个怪圈,必先打破牵涉其中的利益体。首先,要将相关单位的人员编制公开,比如在网上实现职位、人数和人名的一一对应。一个服务型政府,有义务让公众知道是‘谁’在这个岗位上为其服务。其次,应建立更多直达上级监管部门的举报途径。让人事监督管理部门越过被查单位人为设置的屏障,获取更多真实信息,严堵编制漏洞。第三对提供吃“吃空饷”者加大惩责力度,行政问责,甚至可以定性为腐败或渎职,给予重处,绝不姑息。(文/岚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