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走低,对中国等油气消耗大国乃至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是利好,因为可以降低各种成本,甚至可以借机放量加强国家战略储备。然而,低油价的弊端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继续依赖碳氢能源,陷入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泥潭不能自拔,同时,寻找替代能源、清洁能源的积极性也将遭受市场需求疲软的打击,而不利于能源领域技术、科技和产品的全面推进和开拓,进而使我们无法超越石油能源,向全新能源阶段跃升。 10月中下旬关口,全球数十个国家约350名外交官和地缘政治专家聚会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磋商当前中东地区的危机与对策。然而,两天的密集讨论基本没有涉及一个正让世界惶恐不安的因素:石油价格的持续暴跌,即便当地媒体也述及不多。显然,对媒体热炒的石油危机及其背后的阴谋或阳谋,海湾阿拉伯产油国相当淡定。 本月中,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再次明显下挫,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油一度跌破每桶80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跌至83美元,为2010年来最低记录。自6月19日以来,油价由近116美元的峰值“自由落体”,相继跌过100和90美元,直达80美元这条红线。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主要成员阿拉伯产油国却不动声色,似乎80美元也许还不是底线,油价还有下调空间。同为石油“老财”,有人欢喜有人愁,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叫苦连天,对它们而言,油价直落四分之一的确是灾难,是关乎能否支撑经济正常发展的生存危机。 各产油国对成本的计算和实际支出差别悬殊,因此,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也大为不同。同属石油生产和销售排头兵的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成本均高于110美元,油价跌至百元已算赔本赚吆喝,再跌就苦不堪言,难怪俄罗斯总统普京警告“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则谴责美国操纵石油市场。一时间,地缘阴谋论随着油价的急挫而浮尘四起,俄、委、伊三国恰恰容易被对号入座,因为它们都是令美国和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不爽的石油伙伴。美国着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15日更是发文称,这是一场旨在绞杀普京与(伊朗领袖)哈梅内伊的“石油战”。 石油和天然气自从成为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无法摆脱的主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就无法摆脱其国际政治博弈目标和手段的角色。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和日本为确保油气供应,不惜冒险分别对苏联和美国发动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为孤立和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盟友,集体抬高石价,引发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此后,油气进出口也多次作为撬动地缘政治的杠杆被广泛运用,无论是当下还在发酵的乌克兰危机,还是曙光初现的伊朗核问题,都能看到油气阀门的松紧作用,也自然给此轮石油危机阴谋论的出台,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然而,这场危机的阳谋也是事实,即油价下挫与阴谋无关,而是正常的市场变化反应,以及由此而触动的国家利益博弈,俄、委、伊三国并非被设计和坑害的直接对象,美国也非价格战的罪魁。今年9月,伊朗石油专家就预测,石油市场的供需状况表明,油价还要走低。当然,这场价格战的主要阳谋者,是素来不事声张的沙特,其动因首先是确保既有市场份额,并与其关键盟友或靠山美国争夺未来的石油话语权。 沙特为头羊的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多年来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担当市场平衡器,油价过高则增产减价,油价过低则减产保价,以此维持着能源供应的大致平衡,并且成为美国制裁伊朗、利比亚、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战略补仓者,客观上据有较大市场份额,也使本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随着上述几国因地缘环境改善恢复产能和出口需求,沙特等国面临割肉放血的眼前痛苦,于是,利用较低开采成本、巨量外汇储备和较大市场份额拉低油价,就成为其维护当下利益的不二选择。 此外,由于美国大力开采页岩气,国内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今年9月石油进口压缩到18年来最小额度,这种“页岩气革命”对沙特等海外阿拉伯产油国绝非仅仅意味着石油黄金时代即将结束,还意味着自身战略价值的大幅度缩水,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诸多隐患,而低油价是阻挠页岩气时代带来的有效手段。因此,沙特等国拒绝减产保价,也是着眼未来,以免被美国釜底抽薪,将来无立足之地。 油价走低,对中国等油气消耗大国乃至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是利好,因为可以降低各种成本,甚至可以借机放量加强国家战略储备。然而,低油价的弊端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继续依赖碳氢能源,陷入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泥潭不能自拔,同时,寻找替代能源、清洁能源的积极性也将遭受市场需求疲软的打击,而不利于能源领域技术、科技和产品的全面推进和开拓,进而使我们无法超越石油能源,向全新能源阶段跃升。即使“页岩气革命”浪潮真的到来,世界依然生活在传统碳氢能源时代,何时让碳氢能源让出主角地位,这才是需要持久关注于努力的方向。(本文见刊于2014年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本人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