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一个字的因果——解读杨晓敏先生《冬季》

时间:2010-12-10 23:41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高余 点击:
今天有幸拜读小小说领军人杨晓敏先生的大作《冬季》,感触颇多。 一气读完,激动于怀。于是再读,便滋生解读的欲望。 解读文章,我向来都以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进行,至于作者何人何位无关痛痒。恕我以作者的称呼来完成后面的文字。 作者以第二人称你进入角色,

  今天有幸拜读小小说领军人杨晓敏先生的大作《冬季》,感触颇多。

  

  一气读完,激动于怀。于是再读,便滋生解读的欲望。

  

  解读文章,我向来都以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进行,至于作者何人何位无关痛痒。恕我以作者的称呼来完成后面的文字。

  

  作者以第二人称“你”进入角色,以这种角度或方式切入文章,很难把握文字走向。但作者不动声色地尾尾道来。

  

  “你围在牛粪火旁,百无聊赖的样子。分配到西藏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哨卡,你难免怨天尤人,愁肠百结。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这个叫“雪域孤岛”的地方,毫无生气可言,一簇簇疏落的草茎枯黄粗硬,辐射强烈紫外线的太阳朝升暮落,点缀着难挨的岁月。”

  

  从这一段落可以看出,“你”的生存环境是枯燥的、恶劣的,心境更是“百无聊赖”、“怨天尤人”、“愁肠百结”。但还是有些“生气”——点缀岁月的“太阳”。看似闲来之笔,但在作者心中,是温暖,是一种强烈愿望,一种向读者展示的“希望”或“关怀”。

  

  第二段:“你的思绪只是一条倒流的小河,两个月前的军校生活,总让你濯足在倒映着鸟语花香的碧波里流连忘返。你不愿想像未来,面对现实生活你无法排遣心理上的屏障,编织出彩色的梦幻。就像被哨卡四周皑皑林立的雪峰困住一样,使你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超越过去。”

  

  从这一段落我们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刚来哨卡不久的军官,缅怀着过去和学校的丰富生活,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彩色的梦幻”破灭了,思想混沌,矛盾重重。

  

  这两段里有几个句子充满张力,饱含浓郁的小说味道:

  

  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这个叫“雪域孤岛”的地方,毫无生气可言,一簇簇疏落的草茎枯黄粗硬,辐射强烈紫外线的太阳朝升暮落,点缀着难挨的岁月。

  

  你的思绪只是一条倒流的小河,两个月前的军校生活,总让你濯足在倒映着鸟语花香的碧波里流连忘返。

  

  就像被哨卡四周皑皑林立的雪峰困住一样,使你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超越过去。

  

  可以说,每一句,每一字,都是作者精挑细选,读来朗朗上口,诗意盎然。

  

  我们继续阅读下去:

  

  “你懒洋洋地直起腰,被一阵阵吆喝声召唤出来。

  

  士兵们在雪野里奔跑着,一派散兵状。人群中间,跳跃着一头小兽,连续几天落雪,这只在哨卡四周时隐时现的红狐狸,终于耐不住饥寒,钻出来觅食了。哨兵一声呐喊,大伙出动了,偌大的雪野成为弱肉强食的场所……

  

  你看见狐狸在一位士兵的怀中剧烈喘息着,肚腹起伏得厉害。大伙头上笼罩一团哈气,喊叫着围拢上来,露出胜利者的骄矜。

  

  当时的直觉告诉你,它简直不是一头小兽,该是美的精灵呢?它的眼睛是幽怨的,蠕动的姿态是娇嗔的,红艳艳的毛皮多亮多柔软啊,仿佛一团火焰在燃烧……士兵们击鼓传花般传递着狐狸。”

  

  这几个段落书写了一个场面,一个士兵们在雪域捕捉饥饿觅食的红狐场面。这个场面生动活泼,把士兵们的围捕、红狐的机敏漂亮写得淋漓尽致。

  

  这里有一个词“哈气”值得思考。

  

  搜索词条得出这个结论:人口腔中的水蒸气被呼出,遇外界冷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即我们看到的“哈气”。

  

  所以我们眼中的“哈气”并不是气体,而是液态小水滴(或含有少许气温足够低时使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湖南新化方言:哈气是有善意的傻,比如有的人做了好事,而有的人认为不值,就会说你哈呀!真是出哈气嘛。

  

  作者在文章中的“一团哈气”是不准确的。因为“哈气”一般凝结在嘴脸的前方,而头顶上漂浮的不外乎是热气,因剧烈运动所致。

  

  “士兵们击鼓传花般传递着狐狸”这一句也有存疑的地方。

  

  我们知道,“击鼓传花”是汉族民间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十几人或几十人围成回字、圆圈坐下,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着大家或蒙眼击鼓,鼓响传花,鼓停花止。花在谁手中,谁就摸彩,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方式。按纸条规定行事,多是唱歌、跳舞、猜谜和答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红楼梦》中就曾生动描述这一场景。大概意思是一种极为快乐的游戏方式。但作为一只被捉的真正野兽——狐狸,是具有反抗意识的,就算是一只未成熟的狐狸,它也会拼命挣扎逃跑,向人发出各种叫声或动作,所以,作者表达出了士兵们的面貌和心态,而忽视了野性的存在。这对矛盾的解决,作者仿佛没有提出可能的理由。这也给下文埋伏了一个可能——转变于杀与不杀的可能。

  

  闲话少说,继续下一站。

  

  “郎个搞起的,一挨它,手上的冻疮就消肿了。”

  

  “我说川娃儿,别吹壳子啦,它可不是你整天装在衣袋里的那个细妹,有恁乖﹖”

  

  刚从哨塔上跑来的是个新兵,脸上早冻得裂开了花,嘴唇的血渍使他不敢大声说话。他把狐狸贴在脸腮上,贪婪地抚摩一会儿,说:“都说狐狸臊,我怎么会闻到甜丝丝的味道﹖”

  

  这三个段落,作者把新兵老兵的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勾勒一新,粗细具存,一览无余。细节独到,感人至深。一个调侃的“细妹”,一个憨厚的“甜丝丝”,把两个士兵的口吻、身份、精神面貌都展示了出来,可谓高手出招,一招见效。

  

  “你平静地望着这一切,多少觉得有点无聊,面部的肌肉不时抽搐几下,从心里对他们说,这大概是自我心理平衡在发生作用,冬季太可怕了。”

  

  这一段落点题:冬季可怕,可怕的冬季。提示主人公“你”内心的阴冷和无奈。这也是作者预埋的伏笔。如果文章就在这儿收尾,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活泼快乐的士兵、美丽动人红狐,都不能给这残酷冰冷的雪域带来温暖,更不能打动“你”的心。但这不是作者期待的结果。所以,作者以破冰之势续上后篇:

  

  “不知何时士兵们不做声了,只把目光齐刷刷地盯向你。那意思再令人明白不过地表达出来——杀掉狐狸,做条围巾什么的,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作者:慧心

很多人认为,人在婴儿时期根本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小东西罢了,他们不会悲伤、孤独、沮丧,只知道吃喝拉撒睡。事实上并非…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