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特级教师杨建斌:解决不了教育体制,解决自己孩子问题
时间:2013-02-07 23:05来源: 作者:杨建斌 点击:
次
孩子语文水平差的原因,有的人把它归结为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国家虽然推行了素质教育,但在一些地方应试教育还占主导地位;有的人把它归结为学校教育的考核评价体制,学校对教学的考核评价,不是从孩子综合素质上去评价,而是以孩子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还有的人认为是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孩子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功课。假如一个孩子语文学得不好,那他在做数学、物理试题的时候,可能连试题什么意思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够取得好成绩?在现代社会,学好语文,孩子就多了一项优势,才会更有竞争力。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学习不怎么好,但喜欢读书,隔三差五还给《作文报》投个稿。高中毕业了,高考成绩不理想,某军校降分,这个孩子被录取为地方生。很快大学也毕业了,恰巧市政府招录文秘人员,这个孩子顺利地考到市政府办公室,做了一名秘书,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可见,学好语文有多么关键。大学毕业求职,需要写简历,要用到语文;工作中向上司汇报工作,需要写电子邮件,要用到语文;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产品,要用到语文;社会中跟他人交往,也要用到语文,等等。所以,学好语文十分重要。使孩子从小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是我们做父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做父母的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好语文?
有一次,我和一位孩子的家长在一起聊天,谈起了他孩子的学习问题。他的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数学成绩不错,就是语文成绩太差。期中考试后,老师让家长给孩子的试卷签字,借此机会,他看了孩子的语文试卷,发现阅读题答得不好,作文竟然不及格。他对此十分苦恼,经常抱怨孩子,说孩子不争气。孩子真是不争气吗?如果问题来源于孩子智力上的差异,那是他天生带来的,孩子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问题来源于后天的教育,那我们的学校、父母又在哪里?
孩子语文水平差的原因,有的人把它归结为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国家虽然推行了素质教育,但在一些地方应试教育还占主导地位;有的人把它归结为学校教育的考核评价体制,学校对教学的考核评价,不是从孩子综合素质上去评价,而是以孩子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还有的人认为是老师的教学问题,老师不去研究教学方法,不去指导孩子读书和写作,每天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都是做练习题等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由应试教育所导致的。
无论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是学校教育的考核评价体制问题,乃至老师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对于老师而言,一个老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这几十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老师也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去指导他。但父母就不一样了,父母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人,是家庭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良好的家庭就像学校里的小班授课,父母就是孩子当之无愧的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指引航向的灯塔,是孩子最信任、最贴心的人。从教育的角度讲,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印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知识的角度讲,现在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有能力教育孩子,指导孩子去读书和写作。从对孩子了解的程度上讲,父母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的个性了如指掌,对孩子的生活习性十分熟悉。所以父母抽出时间多陪伴一下孩子,给孩子讲一些名家读书和写作的故事,教给孩子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帮助孩子大量阅读一些书籍,指导孩子进行一些写作练习,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读书和写作的基本功。这本《父母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便可以帮助父母指导孩子,作为提高孩子语文水平的一把金钥匙。
《父母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这本书,共分三章。
第一章“如何培养读写兴趣”。主要讲述了古今中外一些名家读书和写作的故事及经验,目的在于帮助父母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孩子读书和写作的兴趣,引导孩子进入阅读和写作的殿堂,从而解决孩子读书和写作的志向问题。
第二章“如何读懂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主要讲述了15种读书方法及段和篇的阅读问题,目的在于帮助父母指导孩子如何掌握读书方法,如何去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从而解决孩子读书不得法的问题。
第三章“如何学会写作”。主要讲述了15种写作方法及段和篇的写作问题,采用理论指导和实例评析的方法,将文章的写作过程一一进行了剖析,目的在于帮助父母指导孩子如何掌握写作方法,如何去写好一段话和一篇文章,从而解决孩子写作散乱无章法的问题。同时,在段和篇的写作上又针对性地设计了小练笔,对父母指导孩子写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进而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所以,这本书对孩子的读书和写作就是一把精美的刻刀,我们要用这把精美的刻刀,把我们手上这块“玉”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论述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教育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方法与技巧兼顾的现代家庭教育的语文学习指导书。
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家长们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们指导孩子学习语文的良师益友。
杨建斌
2012年10月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