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葛葆庆:文学与艺术并驾齐驱的“多面手”
时间:2013-06-06 15:54来源:中国访谈网 作者:白恩杰等 点击:
次
葛葆庆:“多面手”的称誉只说明一个表面现象。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其实,我所刻苦钻研的文学艺术门类间都是互相关联的。万变不离其宗。“东一锒头西一棒”,到头来还在文学艺术这个圈子里。这是一个大圈子。有的朋友看到的只是小圈子。认为你画画就别练字,
著名诗入书法家葛葆庆给90后诗人寇宗元题写书名。
葛葆庆简介
葛葆庆(1947.6——)本名宝庆,斋名古棟。山西阳泉市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爱好广泛,学有所成。毕业于无锡书法艺专。学业以文学为根柢、美术为辅翼、摄影为阶梯,书法为殿堂。兼修并研,相得益彰。1965年至1974年,从教9年,任中、小学各科及音乐、美术教师;1974年至1984年,任企业工会宣传干部,结合本职工作,钻研美术、书法和摄影艺术;1985年4月进入新闻界,有27年新闻工作经历。1980年,摄影作品《闹洞房》和《青年演员表演电影片段》参加第五届亚太地区《亚洲与大洋洲青年》摄影比赛,在日本东京展出,前者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奖,刊载于日本《朝日新闻》、中国对外杂志《中国建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亚洲风情——亚洲摄影艺术优秀作品选》。1981年,《闹洞房》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亚洲与大洋洲青年》摄影竞赛获奖作品展览,在北京北海公园晋安殿展出。1983年11月,摄影作品《煤的旋律》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和煤炭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煤炭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入选全国影展,刊载于中国首部摄影年鉴《中国摄影年鉴》(1981——1983)(中国摄影出版社),同时入选该展览的还有《冰窗》《钢筋铁骨》等。
美术方面:1983年,水粉画作品《八一南昌起义》入选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山西省美术展览。书法方面:师从著名书法家卫俊秀、王朝瑞、徐文达、王留鳌等。1985年,书法作品获山西省企业文化书展优秀奖。2005年,楹联书法获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赛创作三等奖,2009年4月,隶书作品入展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并获收藏证书,同年9月,书法作品获庆祝建国6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一等奖。
著作:1979年,出版《英语读音规则表》(合作),国际关系学院申葆青教授审定,科普出版社出版,本人获山西省科学进步奖四等奖,本人被认定收录于山西省外语人才库。
1994年,出版报告文学作品集《波涛上的吟唱》(35万字),1997年出版《波涛上的吟唱》续集(40万字,山西高校出版社)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焦祖尧作序。
2005年,出版报告文学集《倾听与守望》(省新闻出版局准印证)。
2008年,主编散文诗歌集《朝花集》(北岳文艺出版社),著名作家王东满作序。
2010年,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白羊礼赞》(38万字)(作家出版社)著名作家董耀章推荐,韩石山、王东满提辞,著名经济学家艾丰题写书名。
2011年,散文集《棟园文存》(20万字)。著名作家马烽题写书名,散文家韩石山作序。
除此之外,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数百篇,同时涉足影视,与人合作电影剧本《我的第十一个小学老师》,在电影《101朵玫瑰》中饰演一位画家,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直播影评。本人擅长演讲,在各地市和高校讲授报告文学、新闻摄影和新闻写作,获得普遍好评。
社会职务: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8——)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09——)
太原诗词学会副秘书长(2011——)
龙城艺术沙龙副主席(2005——)
紫光阁画院外联部主任(2003)
山西省企业家协会理事(2006——)
石评梅画院副院长(1983——)
山西作家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2007——)
高迪斯艺术电影沙龙评论员(2010——)
泱泱华夏大地,,总有时代的先驱者涂抹文化的星河,他是游走于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多栖”人物,一位集诗人、作家、书法家、摄影家于一身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在本省文艺界享有盛誉,具有深厚的创作潜力。独立行走在文艺的道路上,他永远都不孤单。
通过“中国梦一百位华语作家作家系列专题访谈”这个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与艺术并驾齐驱的多面手——葛葆庆”
中国访谈网:葛老师,您好,人们都知道,您在文学创作上十分活跃,著述甚丰。我想什么成就都是来之不易的,那您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文学艺术这条道路的?您创作的灵感又来源于哪里呢?
葛葆庆:从五岁发蒙,十五岁上师范学校。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小学三年级读《白蛇传》,初中读《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上师范时钻研《红楼梦》。师范上学时,曾因一篇演讲稿《谈理想》引起轰动和争议。我在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文学爱好的基础。文革后期,我的诗歌作品曾求教于老诗人唐湜、邵燕祥,得到他们的鼓励。青年时代,诗歌作品经常在当地报刊上发表。
至于说到创作的灵感,灵感当然来源于生活。生活阅历丰富了,感悟就多,灵感也就丰沛。我跟一些朋友谈过我的阅历,大家都认为我的阅历丰富,于是我说,想不丰富呢!像我这样的年纪,这个国家的许多重要事件,比如反右、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都经过了,怎么能没有感悟呢?过去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又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其实,快乐也出诗人。国家繁荣也出诗家。只不过存在不同的语境和诗境罢了。
中国访谈网:您这一生中,涉足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领域,并取得骄人成绩,鉴于您在文学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常称您为“多面手”,您对您多种爱好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式是如何看待的呢?
葛葆庆:“多面手”的称誉只说明一个表面现象。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其实,我所刻苦钻研的文学艺术门类间都是互相关联的。万变不离其宗。“东一锒头西一棒”,到头来还在文学艺术这个圈子里。这是一个大圈子。有的朋友看到的只是小圈子。认为你画画就别练字,拍照就别写诗,写诗就别弄小说。其实,我更看重的是艺术通感。自古书画不分家,诗文一回事,就好比俗人的烟酒不分家一样。曾经有一位智者对大家说:“你只要比有钱人漂亮,比漂亮人有学问,比有学问的人会唱歌,你就成功了。”我当然从来不屑于与有钱人比钱币多寡。我可以与摄影家比书法,与书法家比摄影,与作家比画画,与画家比写作。比来比去,只落得一个“多面手”的名声。于是,就有人批评我博而不专。这时,我告诉他:有一头驴子,又能驮货,又能拉磨,还能叫唤,你能说他多才多艺吗?
其实,我的多方面才艺之养成本属无奈,我何尝不想只专一行呢?对此,我可以解释一下。我上师范,学的就杂,约有14门课,数理化和音体美并重。后来一直干工会工作:吹拉弹唱,打球照相。领导讲话,带头鼓掌。到了新闻界,又得“两翼齐飞”:文字和摄影并重。在报社,各种工种都干了一遍。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当一扇门向你关闭的时候,另一扇窗却向你敞开了。”回望来路。我因擅长书法,而进入工会。由于摄影上的成就而进入新闻界。——正是由于多种技能,才有多种机会。
我所经历的是一个宽宽的人生。
把所有的日子连成串,就是一串美好的回忆。
中国访谈网:诗歌一直以来是文学的精粹,可是目前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诗歌的地位日渐下降,甚至有人会说:“诗歌已死,诗歌边缘化”。您对当代诗坛的这种现象是如何理解的?
葛葆庆:当今时代,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学已被边缘化,诗歌更是如此。
有人说诗歌已死。诗歌怎么会死呢?不会的。生活有多大的范围,诗歌就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尽管众声喧哗,但其实我们正处在全球化时代的“失语”状态——集体失语。在这样的时代,诗人北岛主张“在水泥地上种花”。他认为,在当今时代,只有诗歌,才能让我们的舌头得救。
从大处说,中国自古是一个礼仪之邦,是诗的国度,诗的故乡。诗,不会在这样的国度灭亡。
从小处说,写诗本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是一种内心表达的需要,是一种高贵的精神诉求。诗歌,是诗人感知生命的方式。对于诗人,写诗如同承诺。只有写诗,才能显示个体的存在。
从高处说,诗歌是文学天地中的空气和水。
从深处说,一个人写一首好诗就是诗人。一个人写一千首烂诗还是算不得诗人。唐朝的张继凭一首《枫桥夜泊》就在唐诗中站住脚了。诺奖获得者托马斯一生只写了二百多首诗,但每首都近乎完美。当今时代,不缺诗,缺好诗。
中国访谈网:诗歌作为一种疗养精神的巢穴,作为灵魂深处最真挚的信仰,总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生存方式,那么写诗对您的生活有何改变?您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中有什么打算?
葛葆庆:中国文化本身是一种礼乐文化。而诗歌,乃是礼乐之中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诗歌是我的宗教。它使我的生活更加精彩、生动,更有意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我是一位记者。近年来,我将许多精力用于报告文学的写作。在报告文学的写作过程中,我为了增强一些歌颂企业家的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不断将我熟悉的诗歌融入,使我受益匪浅。大家从我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诗歌。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