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专访诗人焉然:希望我的诗歌能够在读者心里流淌(3)

时间:2013-11-19 13:43来源: 作者:中国访谈网供稿 点击:
贫困是诗人的常态。从谋生论,写诗是养不活我自己的,所以绝大部分诗人都有一份另外的工作。再者,当今的社会环境也许更使众人认为,警察似乎更不能够被诗人取代。而以我自身的感受来说,这两种身份都令我感到惶恐
  “贫困是诗人的常态。”从谋生论,写诗是养不活我自己的,所以绝大部分诗人都有一份另外的工作。再者,当今的社会环境也许更使众人认为,警察似乎更不能够被诗人取代。而以我自身的感受来说,这两种身份都令我感到惶恐,一个是谋生的职业,一个是精神寄托所在。而以藐小的个体之我与世界比论,多一个警察或少一个诗人,都无所谓。问题在于,既然集警察与诗人的身份于一身,那么就意味着对这两种身份都必得有所担当。
  如果以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论,警察一定崇尚英雄主义,诗人无疑崇尚理想主义。无论两种身份的崇尚是乌托邦式的祈望,还是超现实的再现,其所行所为其实都是思想的剖露。不论身处警营或置身诗坛,警察与诗人都应以自身所具的禀赋,达到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知,达到对人生的特定理解,达到对时代的理性介入。
  记者:你作为在诗歌界和网络中有一定读者群体和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女诗人,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今年9月,你的三首诗歌作品《苦楝树》《站立的海》《祭坛》均荣誉入选了《中国最美爱情诗》一书。在《站立的海》中,你写道“我看见岁月之水/山一样站立。/我沉没了/深深地/沉没在爱的名下/千年沉船,/再也回不到/它起锚的岸。/只见/海泥与海藻/断桅与片帆/还有/苍白的月光” 这段诗句中,表达出了爱情的真谛。在你的笔下,这样的爱情不诉苦,不抱怨,不撒娇,不矫情,坚韧至一座山脆弱至一片月光,在平凡的生活里映照出人性的哀苦,见证尘世的俗雅,还原爱情的本真,一句句诗在不经意间已经沁入读者们的心扉。
  焉然:爱,是生活的意象,是生命的主题。在《苦楝树》里,我表达的是爱的朴实、爱的凝望、爱的相知,以及爱的不求回报。只希望用“满树青玉/换取些许/苦涩酿制的美酒”这样的爱简单而深刻,耐人寻味更令人不舍。有人说,在当下,难有纯粹的爱,即使有,也会因为逃脱不了现实的功利而倍受伤害。我却只作另般想,若人类及其灵魂所需要的美好与纯粹能够被完好地保存,纵然高远难及,既使需要我遭受些折损,但又何妨!所以,我写《站立的海》,写爱情是由“千年的沉船”到“苍白的月光”,最后落在“海底的一亿层”却依然“横亘交贯”。为何如此写?试想,如果美好与纯粹注定将被功利和现实无情践踏,甚至被破坏得肢离破碎,那么所有的情感也将不复存在。如果那个时刻真的来临,人的灵魂和信仰,无疑就是被功利和现实驱逐的弃儿。这样一种结果,终究是人类社会莫大的悲哀!
  我们有过《孔雀东南飞》,有过《梁祝》,有过《白娘子》,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永恒爱情在当代社会早已成为凤毛麟角的绝品,爱情已经很难重现那样一种持久和坚忍。而在当今这个时代,传统式的大喜大悲和地老天荒已经被付出成本和迅即获取所取代,爱已然是一种代价极高的奢侈品。如果说,这样的爱依然存在的话,或许也仅限于人的内心深处或者只能是在诗人的诗行里。人们一面不相信爱的存在,一面渴望得到这份自认为不复存在的情感。这使功利社会导致的人性破碎,也是物欲之下的生命残缺。
  有人说,我的诗更像是一部爱的挽歌。的确,在文字和语感上,我为爱情注入的不仅是悸动不安和震憾深切,还有激越的放纵与悲凉。最近,山西《兀°度诗刊》发了我的组诗《残缺的献诗》。组诗由史铁生小说《务虚笔记》为承载,从其中人物“女教师”展开对爱的审视和追问。“一生你都在去往爱的命途/作为荒园的一片落叶/终于被一盏路灯照亮/在哪儿/你用全部体温浸润的那块湿地”。直到最终,“冬日的光芒倾洒于你的他者”但是 “那份爱情/最终只是一份孤独的证明”。 节制的语言、冷寂的意象,不见撕心裂肺的泣诉,却有难以控制的悲怆潜流于心底,并非挽歌的格式却有着挽歌的内核。“你添加了残缺/难道你只能残缺么/难道你必须以死亡来证明你的残缺么”最后,以无边的悲伤与忧愤构成一组诘问的句式,悲呼人性,痛挽爱情。诗中构建的情态,是作为诗人对当下社会缺乏爱与悲悯和人既渴望真情又功利地拒绝真情的白描。这是生命对爱的吟诵和悲叹,同时也是期待着生命的残缺得到弥补的美好渴盼。
  记者:在最后一个采访问题中,想请焉然从自己创作的诗歌谈起,以自己的角度和经历,向读者朋友们诠释下,在诗歌创作中,你是如何用更为恰当的方式把握好了爱情与诗歌之间的那种由微妙到极致的关系。
  焉然:此前,我一直回避谈我如何写作之类的问题。我觉得诗人受公众关注的,应该是他的思想、观念,以及他的社会及阶层意识。
  诗人,永远是在路上。在路上,便会有爱,有痛苦,有悲喜。我也同样,在我与我的一切所爱之间,每一次时光流转,每一次疼痛和失落,总会让我获得灵感的降临。这是诗歌给予我的恩遇,也是命运给予我的宠爱。于是,我对生活、对生命、对诗歌,有一种深深的虔诚和敬畏。我谦卑的灵魂惊愕于对它们无言的感知,我用诗行来描述这种出自心灵的震撼与触摸。
  顾望周遭,只见庸常的事件,平淡的人群,难遇的是英雄豪迈、没有经历奇遇,没有身临险境,所以他们缺乏独特的魅力。过去,只顾埋头写,但写到今天我恍然明白,那些所谓的英雄主义,所谓的崇高、精英,其实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人。我自已,也是这样一群人中极普通的一个。而在诗歌流淌的长河中,更有无数先行者,他们一直沉寂在诗歌的河流里,忍受着永恒的孤寂默默地写着,并渐渐为世人所遗忘。
  这些没有英雄的豪迈,没有奇遇的经历,没有险境的真实,让我看到那些被珍藏或被忽略的爱,那些无法说出或无法抵达的希冀,我期望揭示这些生活的矛盾。我希望用我的诗行,表达生命中苍茫的精神抵达,表达惺惺相惜的爱的情愫,因为所有这些,值得让我们潸然泪下。
  应该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始终渴望着真爱,渴望永远的温暖和安祥。尽管世态炎凉,但只要诗歌还在,诗性还在,诗人就永远坚信真爱的存在。诚如《圣经》“哥林多前书”里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浮华消解了诗歌的神圣和厚重,唯利是图的文化狂欢之后,诗人嗓音沙哑,但他们仍以触准人类心理前景与弘扬人类精神图谱的信心,依然嘶喊着对美与善的敏感与执著。诗人在个人写作的实践中,积累诗性的智慧和活力。这是诗歌赋予诗人的精神支撑,也是诗人以诗歌之手拥抱和举负的生命寄托。
  我希望自己的精神永远坚守于诗意和爱心,坚守真实的本性,坚守于生命的磨损,坚守于磨损中擦出火光。我将一直努力,努力用平凡的、感人的文字,记录爱,记录生命旅程的抵达,记录不能抵达的思考。我希望我的诗歌,是一部能够在读者心里流淌的、低声部的沉重大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银湖宝藏:卡尔·麦最棒的探险小说

作者:[德]卡尔·麦

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收集了无尽的珍宝,为了守卫这些珍宝,他们精心构筑了防御工事,还给后人留下了藏宝图,但藏宝图…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