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请问您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叫《青春,我们逃无可逃》?
答:我刚上北大的时候雄心勃勃,充满理想,但后来越来越失望,我想要的自由空气和学术氛围都很难找到,而且现实中种种情况让我困惑不已。2005年一个平常的日子,我的一个北大同学留下一封遗书,然后跳楼自杀。读到她遗书的那天深夜,我一个人跑去未名湖,哭到几近失控,发誓要为她写点什么。她的死本应该掀起一些波澜,但校方对消息的封锁让一切迅速平静。就这样,她消失了,像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为了纪念她,也是为了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我写了这本《青春,我们逃无可逃》
问题2:在大家的心目中,北大是学术圣地,大家都很向往,为什么有学生会自杀?
答:北大跟通常人们想象的不一样,这里不是天堂,而是一片森林,一个世界。如果说北大有某种本质的话,在教育行政化的今天,北大的本质与其说更接近民国时的“兼容并包,自由民主”,不如说更接近处处都有潜规则的官场。那些充满理想的人,在北大生活很可能跟在社会别处一样,很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以至于结束自己的生命。
问题3:你在北大那么多年,北大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答:这么说吧,如果没上北大,我就会觉得自己曾经的绝望是由于自己所在的大学不够好。北大给了我一个视角,让我知道其实别的大学也都差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大对我很重要。
问题4:你是在北大元培实验班学哲学的,哲学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答:所谓哲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延续青春的技术。哲学家,就是让青春持续整个一生的人。他们拒绝被世俗同化,他们坚持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并且他们做到了。
问题5:今年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持续涌现,让很多人开始怀念青春,怀念青春时期纯真的爱情,对此你怎么看?
答:怀念过去是因为与当下不谐。上班族面临买房、买车、升职等等现实压力,大家肯定会怀念曾经骑着自行车,带着心爱的姑娘吃食堂的纯真时光。对于爱情,我以为从生理学上看,爱情近似一场病。身处其中的人会心跳加速、失眠、敏感、多疑、情绪易波动等等。当然,很多人愿意生这场病。我也一样。
问题6:2005年你就打算给那个自杀的女生写东西,为什么8年之后的今天才写完?
答:我当时要为她写点什么,但不一定是小说。事实上在她死之后我为她写过几篇博客。这部小说是2007年初才开始写的,当时我半流浪式地去了广西北海,混身脏兮兮地走在海边,我记得很清晰,手里拿着一本卡夫卡,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我决定写小说,于是在那本书上写了几段话,那就是这部小说最初的部分。此后纪念,我又居无定所地走了很多地方,新疆,云南,上海,东北,最后又回到北京,一路走一路写,期间数易其稿,终于在今年写成。
问题7:为什么走了这么多地方?你是在逃避什么吗?你的钱从哪来?
答:事实上有一段时间我跟那个女生一样,也陷入某种绝望。我反复阅读她的遗书,觉得如果我写,也大概是那样了。我在全国到处走,是在寻找活下去的力量。我没什么钱,偶尔会写稿赚点稿费,但其实也没怎么花钱,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准,让自己不饿死我就满足了。
问题8:你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满意吗?
答:我现在对自己挺满意。当然,对生活中自己不能控制的一些部分不满意。但总体来说,我现在算是挺乐观豁达的一个人。
问题9: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80后从十年前的青春新势力,变成了现在的苦逼代名词。你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答:现实往往是这样,我们冲出大学的们,经过层层筛选厮杀挤到某个办公室,然后在朝九晚五的节奏中,把曾经充满理想的自己替换掉,代之以买房、买车、升官发财。你成了另一个人,驯顺、现实、机械重复,内心变得空虚,开始回忆曾经的理想,但是也只能回忆而已了。这也许不能怪你,因为社会就是这么现实,阶层僵化,上下流通渠道渐渐封死,无关系者无出路,70后80后90后都一样。可我觉得要分两方面来想想,一方面是公域的政策、制度、规则、权利,每个人都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处境去努力争取。另一方面是私域的生活、修养、价值观、小环境,这个我们自己可以调整。人生的是由不断的选择构成,你可以选择快乐地活,选择不那么违心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你也可以选择自杀,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在某些情况下,自杀也可以是一种美,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问题10:你的小说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呢?
答:这是读者的事,我只是讲了一个曲折成长的故事而已。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不可能指望我的小说会给读者带来某种千篇一律的启示。
问题11: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能否推荐几部作品。
答:很多,比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这部小说我曾经一个字一个字手抄过;比如卡夫卡《审判》,我小说主人公叫卡小卡,即有向卡夫卡致敬的意思;再比如《红楼梦》,从小到大这部书我读过十遍以上;其他的还有尼采、福柯、穆齐尔、村上春树、库切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