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以锦:对我们学生来讲,要学的方面很多,但是很重要一点,要将智力开发出来,智力开发出来以后,你就会有持续后劲,经常会思考问题,思考整个社会现实的状况,做媒体也会思考我的媒体怎么做。这种思维能力的掌握,我觉得非常重要。但是你的智力要开发的话,知识面一定要广,要有一种好奇心。脑袋里面是一个智力库,等待你去开发,知识积累得越多,开发就越能持久。这种方法掌握得好,我觉得你讲的那种技巧类的东西也会掌握比较快,容易上手。新闻人的内在气质,肯定与新闻理想、良知、道德有关,新闻的抱负推动你不断将智力开发,产生一种激情,实现你要达到的目标。记者要充满激情,要保持一种非常朝气蓬勃的态势。
13、不同地方对禁令的尺度把握是不一样的
妖小雨:7月26日南周暴雨专版在付印前被撤,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这种被迫自我封杀的情况?如果有,您认为是什么过界了?比如批评的言辞过于激烈或者是报道的时机不对。
范以锦:当然遇到过。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其实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把握的尺度是不一样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有一些确是不应该报道,有的是报道的时机问题,有一些可能报道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领导过于紧张,有的可能触犯了利益集团,联合起来封杀。各种各样的因素都有。
妖小雨:03年的时候孙志刚事件和非典事件的报道,又是如何成功避开审查的?
范以锦:孙志刚案件的报道有关方面没有审查,报社自己决定的。记者写了,都市报的领导看了,看了以后就出来了。所谓审查制度,基本上是自我审稿。当然,领导的活动、领导的讲话要送审。其他的稿件,见报前送到外面去审查的情况不是没有,但不多。很多是事后批评,出了问题事后追究。
有些比较尖锐的稿件能不能放出去,那就看报社领导的水平了。该放还是不该放?与报社领导把握的尺度有关。有人说现在报道禁令越来越多,为什么?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社会事件越来越多,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纠缠也越来越多,所以禁令也越来越多。
禁令有比较准确的,也有不准确的。不能说禁令都不要,从管理角度来讲,各个国家都会通过一定方式掌控舆论,只是掌控的方式不一样。禁令是要把握好度,哪条可以下达,哪条不可以下达,要研究,太多了,就有问题。责任应往前移,让媒体人自觉担当责任,以高度社会责任感把好关,而不是靠禁令。
妖小雨:您之前也提到政治家办报,根据这种经验,敏感题材的新闻报道如果操作才能规避潜在风险?
范以锦:有一些题材究竟是不是敏感?是对于社会敏感还是对领导敏感?对大局有负面影响,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的,需要媒体把握好,下达禁令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些情况不是这样,为了某些人的利益,为了帮某些犯错领导或政府部门护短,不让媒体报道,掩盖真相,这种阻挠就不合理了。作为媒体哪些能报道,哪些不能报道,是需要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过程,也需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进行正确的评估。
14、媒体要抓住时机,掌握好报道时机
妖小雨:南周暴雨专版被撤第二天就有南周资深记者微博吐槽跪求转行,新闻人的理想被阉割犹如城市被水淹一样来得匆忙,在这种愈益艰难的媒体环境中,一个新闻人的理想如何保持住?
范以锦:能做的东西还是挺多的,不要因为几篇稿件被禁了,碰到几次的挫折,就觉得新闻理想破灭了,就放弃了新闻的追求。我觉得还有拓展的空间,还是要坚持。能做的,我们还要尽量去做,把握时机,及时出击。
妖小雨:那您觉得从业务操作角度上讲有什么办法可以坚持报道?比如说利用互联网打时间差或者是利用互联网传播碎片化的新闻扩大影响,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研究或是想法?
范以锦:有一些地方的禁令,未必是对的,但这是上级下达的,组织原则是"下级服从上级",媒体很难不执行。媒体报道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发现了的报道线索,经过判断报道后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就要抓紧做,尽快做。尤其是有一些网上舆论出来了,这是很好的机会,传统媒体可以抓住时机。由于传统媒体有一批专业人士,可以做得更客观、公正,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社会效果会更好。
15、报纸有各种各样的观念也不奇怪,最怕是没有性格
妖小雨:现在国内新闻报道明显有几种风格,比如南方报业的凡人视角,财新传媒的政经分析专业主义,《环球时报》的宏大政论观,央视不好说是什么视角但也绝对风格独特,新闻报道应该秉持多元化,但多元化的代价是民众被分裂成无数社群,仿佛台湾的蓝绿之争,请问您对这种现象如何评价?您觉得这种新闻价值的多元化,对我们社会有什么意义?
范以锦: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是多元的社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爱好、不同志向的追求,各种群体有不同的观念。这种多元形成了各种层次人群对不同媒体的独特爱好,不同的媒体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整个社会多元是符合的。媒体必须有自己的性格,没有个性的媒体,是很难生存发展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思潮,各种各样的看法,不奇怪。我觉得探讨问题是可以的,但是不应该轻易上纲上线贴标签。
16、立场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妖小雨:退一步讲,您觉得一个记者在采访之前,是否应该有一个预设的基本立场?如果有,那么这个基本立场的底线在哪?
范以锦:我认为在采访前应该有想法,有预案,甚至有自己的初步的判断也可以,但不是一种"立场"。因为"立场",是比较固定的东西,是静态而不是动态。个人当然会有自己的立场观点,但不是带着预设的立场有选择性地去找材料,千方百计找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材料,而置其他事实而不顾。
你要坚持你的立场进行报道,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当中,发现大量事实材料不能支撑自己的立场,那怎么办?如果文章还要写,那必须根据客观事实改变自己的立场。如果你非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可,谁也无法强制你改变,你可以选择不报道,但决不能从自己预设的立场出发作歪曲事实的报道。
17、把好人好事,过分的渲染,英雄化,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
妖小雨:目前业内效仿纪录片风格、凡人视角的新闻报道很多,但是有一个倾向就是越来越注重渲染凡人的悲情与不幸,被戏称是知音体风格,您认为这种新闻报道有价值吗?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多一些还是负面多一些?
范以锦:长期以来媒体报道的悲情非常多,这段时间报了很多平凡的好人好事,对弘扬正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媒体应多看到社会的光明面,多报道社会友爱、扶贫济困的好典型。
最近报道的"托举哥"等事迹,总体来说报道得很好,有积极的意义,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促进了社会和谐。我觉得无论是报道悲情还是树立榜样,都有一个度的把握。比如悲情的问题,天天报道凄凄惨惨,报道对象个人会受到二次伤害,在整个社会环境中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是有副作用的。同样把好人好事报道随意放大,过分的渲染、英雄化,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自觉做的事情。做了好事应表扬,给奖励也是应该的,在一些地方、某个时期道德滑坡的环境下,也需要大张旗鼓宣传表彰以强化向善的力量。
但弘扬这种精神,不是无限制放大,如果接二连三的用同一种模式去宣传,并把平凡的事都上升到"英雄义举",那么社会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到了哪一天谁做了好事没有被赞美,他会有一种失落感。采访时也不要过分关注甚至干预他们的生活,过分关注对当事人并不是好事,会影响当事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会让他们脱离群众。新闻报道要讲究平衡点,要把握好分寸。
18、媒体要讲究道德,讲究格调
妖小雨:新闻让人知道,和新闻让人思考,您认为哪个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或者您认为这是新闻报道两个不同层次?那哪一个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更重要?是知道还是思考。
范以锦:首先要让人知道,然后才能引起思考。这是两个层次,是从浅至深的递进,后面的层次要做好难度更大,做好了也更有价值。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要让人知道是比较容易的,但大量是碎片化的信息。要引发人们深沉的思考难度很大,现在有高度、有深度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的文章并不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重视培养记者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的能力。传统媒体很难获取独家新闻,但可以有独家的视角和独家的观点。
妖小雨:媒体到底应该呈现怎么样的事实?是媒体自己看到的,还是读者想看到的?
范以锦:媒体要呈现看到的,但是这种"看到的"是真实的不能是虚假的。读者想看但传媒人说根本没有看到,有两种可能,一是读者的要求不符合实际,另一种可能事实上存在,但是采访者被表象所迷惑,没有把本质的真相反映出来。媒体也不能你喜欢看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你喜欢放大我就放大给你看。把读者想看到的,跟记者所看到的两者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如果不一致的时候,记者要如实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实的,而不是片面地迎合读者需要。
妖小雨:那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记者在保持独立性和迎合民意间如何把握?
范以锦:独立性,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准确披露真相。而且是较全面的、不是选择性的提供真相。选择性的提供真相,就会出现你想看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这里面有一个伦理道德问题。伦理道德,专业视野,与报纸的报格有关系。媒体要讲道德,讲究格调。
19、暴力案件不是不能报,但报道规模要适当的控制,并把握好分寸
妖小雨:如果有媒体因为报道真相而遭受民众的反对,那他应该坚持么?比如校园屠童案。
范以锦:杀一个,报一个,又杀一个又报一个,有人称之为"媒体暴力"。报不报?这不单是媒体,政府部门也很困惑。目前也没有数据证明,也很难评估是不是因为媒体报道了,他才去杀人了。又不敢肯定说,媒体报道不会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为什么要公开报道呢?因为传统媒体不报道,新媒体报道,境内不报道,境外报道,权威信息不披露,谣言满天飞。不报道,付出的代价更大。往往会谣传这个杀人者跟某个领导或某个富人有关,闹成群体事件,同样会死人的。也就是说不是不报就平安无事,必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