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晶:我的报告文学梦想之路
时间:2012-07-27 16:45来源: 作者:刘水晶 点击:
次
男儿壮志不言愁,擦干泪水,接着干吧。自然选择了,那就不要停留。我们原来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的策划。有很多作家给我们投了稿。网站解散时,我们正在编辑整理这本书谋求出版。人散了,还是有很多作家咨询,为了不辜负那些作家和写手
1974年夏,我出生在一个红色老区的山村,那里的人蔽塞、贫穷、质朴。我的第一声啼哭,并不能算是一首诗,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起码也是一首动听的歌。我有三个姐姐,大姐大我七岁,二姐大我五岁,三姐在我出生前的十几天就夭折了。我只能从母亲的描述中知道有一个漂亮但是有点痴呆的三姐。在重男轻女的过去,我的到来,给这个家添了憧憬和欢乐,我也成为这个家的精神支柱。上过高小的父亲在那个年代算是文化人,他非常重对我的教育。父亲常给我说说的一句话是“如果能写上一本书,你一辈子也吃不完。”这个话,我听了似懂非懂,但是我迷上了文学,因为他打开了我的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初中和高中我是在县城中学上的。在那个不开放的年度,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孩子被称为“乡下人”,而生在县城的那些学生则被称为“城里人”。当时,“城里人”学生跟“乡下人”学生一般是不来往的。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和团体,大部分是城里人的事,我们乡下人因为不会和自卑一般都远离。况且我喜欢安静,我在那个时代,默默的读了大量世界名著。巴尔扎克、高尔基、雨果、托尔斯泰、海明威、罗贯中、施耐庵等都是那时结识的。从学生时代,我就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后来大学毕业,我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因此我结识了很多作家朋友,当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二个人,他们是报告文学作家麦天枢和陈桂棣。麦天枢是我当时所在刊物的主编的哥哥,所以我们的杂志一直关注这位作家。那时,我详细研读了麦天舒老师的《西部在移民》和《昨天:中英鸦片战争》,很为麦老师文章中闪现的哲理思想所倾倒。而且,《昨天:中英鸦片战争》是第一部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历史的纪实小说,当时影响很大。陈桂棣老师90年代以一篇《淮河的警告》刚刚荣获鲁迅文学奖,在全国也是红了半边天,之后《中国农民调查》更是风靡大江南北。就是那时,陈桂棣老师不断给我们写一些纪实类的文学稿子,也算是报告文学。我有幸成为陈桂棣老师很多短篇报告文学的第一个读者。报告文学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像。我原来写诗歌为主,最终改写报告文学。但是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我在报告文学领域很少有作品,完全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所迫。
2008年,我参加了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并担任了报告文学创造委员会的主任。我或然觉得自己的使命来了,我就是为报告文学这个题材而生的。没有国家资金支持,没有人手帮忙,我毅然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投入到了报告文学事业的发展。发展报告文学事业,不是我自己简单写几篇报告文学,而是我要把报告文学开辟为一个产业。可是,我们这些文坛一文不名的小脚色,做起来谈和容易啊。2008年是个什么年代呢?那一年,创办了多年的《报告文学》杂志因为经营不善停刊,原来办的报告文学网同时也销声匿迹。一些报告文学作家因为写了一些真实的东西,被官司缠身,这些本不喜欢世故,而喜欢动笔动脑的作家精神极其颓废。最典型的案例要数山西作家张平了,以小说形式出现的《法憾汾西》和《天网》在90年代一再给他惹了官司。那时的张平极其憔悴。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几个口袋里听不见硬币响的文学青年坐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开始规划报告文学事业的辉煌。现在想来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就这样,2间房,18台电脑,18个人,我们创办了中国报告文学网。虽然简陋,但是我们热情高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报告文学网上线。虽然,当时网站很不成型,但是我们依然被很多报告文学作家觉察和关注到了,我们陆续收到这些作家发来的稿件和祝贺信。我们沉醉在这种创业的快乐中。我们公布了一篇篇征稿启事,设计了一次次大奖赛。但是,问题很快就降临了,投稿作者有限,而且真正好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投到那些《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等知名刊物上了。最要命的是,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没有报酬没有纸质图书出版,谁也不愿意把好作品交给我们。已经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因为有版权我们也无法转载。但是这些困难还不是最可怕的,我们做了网站,做了快半年,居然不知道怎么赚钱。一开始误以为网站建起来了,点击流量上来了就可以赚取广告费。而且,这期间我们确实也跟几个客户做了沟通,拿了很多方案。但是,最后都是无疾而终。8个月后,人员工资和房租耗尽了我的全部资金。大家无工资可发,可是在北京都要吃饭啊。18个人一个个都离开了,留下了18台电脑。面对搬来搬去的18台电脑,我情绪极其低落。夜深人静,我问天,我问自己,我的路在何方啊?我是否是那个能扛起中国报告文学网大旗的旗手呢?
钱没了,人走了,网站还在。我看到,每天还有人在后台更新内容,还有人在为报告文学网做着一些宣传和推广的事。心里有一丝暖流,我知道他就是我一开始事业伙伴苏旭东,他是一个80后,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他的敬业精神同样值得我们钦佩。不得以,静下心来,我觉得不能放弃,而且从内心来讲我也舍弃不了报告文学事业。原来在进行中的工作还要继续。北京租不起房子,我在太原租,北京人员工资高,太原还是比较低。这时一个叫陈慧文的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来到我的网站,工作室设在太原,开始了编辑工作,网站得以延续。我因为工作一个人呆在北京。将近2年时间里,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人呆在一间办公室,每个月拿着1500元的工资,没有其他任何保障。可以想象,即使工作再不好找,也很难找得到愿意一个人呆在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员工的网站工作。而这个老板为了生存有不得不外出赚钱再谋发展。这样的老板令人可敬,这样的员工更令人可敬,也许是那个网站和报告文学事业支持了他,是他坚持下来的支柱吧。这就是当年报告文学网创办的真实写照。
这期间,有很多作家给我打电话,开口:
“你们报告文学网举办的大奖赛,怎么不见公布结果啊?”
“你们出版的年度报告文学精品集什么时间出版啊?”
“啊,现在资金不足,有些难以为继.....。。”我惶惶然回答。
“你们这么大的中国报告文学网还缺资金?”
我茫然失措。
这么大的中国报告文学网!是啊,官方字头的“中国报告文学网”是由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办的,他是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的二级机构,我是这儿的二级法人。但是,这是一个社会学术团体,国家没有支持一分钱资金。相反,我们还得给上一级交管理费。
男儿壮志不言愁,擦干泪水,接着干吧。自然选择了,那就不要停留。我们原来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的策划。有很多作家给我们投了稿。网站解散时,我们正在编辑整理这本书谋求出版。人散了,还是有很多作家咨询,为了不辜负那些作家和写手朋友对我们抱着的期望,我觉得这项工作应该继续下去。这是,我正好逢到了《大迁徙》的作家谢超平。他得知我的现状后,他毅然过来帮我编辑起了《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这部总字数达58万字的报告文学精品集,在我们2个人、半年时间的精心打造下,终于2011年4月份面世。书面世了,我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高大多了,起码我在那些作家心目中兑现了一个承诺。这本书首印了8000本,销售出了约600本,剩余委托出版社销售。至今已经一年,出版社销售书款尚未结回一分钱。这本书投入资金12万,收回不到五万,亏损7万元。亏了不怕,我们做得是一种心情,编织的是自己的梦想。
跌倒了要爬起来,受伤了要抚平创口。我要再次开始我的报告文学事业之路了。
我默默地打理着行包。我9岁的女儿抱着我的腿喊:”爸爸,不要走”。我的妻子在身边小心翼翼地对我说:“你真的要再去办那个报告文学网吗?你觉得那可以赚钱吗?”“是的,那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梦想。”我不敢抬头,我知道她在为我担心,不,那是一种操心,一种能操碎了心的担忧。“钱都是你挣得,我不拦着你,反正你赔完了,我跟女儿跟你回到以前租房子的那种生活。”我的眼泪唰唰地下来了,我甚至想放下行李,不再离开他们。何苦呢?我有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家境这几年也比较殷实,将近不惑之年的我何必再到社会上那么奔波呢?可是不甘失败的我,还是下定决心要干一场,哪怕头破血流!哪怕一败涂地!
2011年夏,我毅然抵押了我的两套房子,在邮政储蓄银行贷到了200万元资金。2011年11月底,我再次筹集了资金,再次召集了人马,开始了无怨无悔的报告文学事业。我们的办公地点选在了北京东城区地标性建筑东方银座,我想这次一定要是一个高起点。
去年11月份开张以来,我们用七个月的时间,出版了《2011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我的野人生涯》、《最后一个贝勒》、《左宗棠收新疆》、《徽州魂》、《纪实中国》第一卷、《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7本书,即将上市的有《非常看押》、《纪实中国》第二卷、《大危局》、《李逵日记》、《谁在守约》等作品。
相比原来,我们有了更好的发展思路。我们提出了做“华语纪实文学第一品牌”理念,我们反对快餐速食垃圾作品,确立了只做纪实类、有生活积淀、来自实践的好作品,经典作品。为了贯穿和体现我们的这一出版思想,我们策划了《纪实中国》丛书方案。这个方案,是经过我、苏旭东、谢超平三人十多次修改后定型的,这是一个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个策划,也是赢得广大作家赞誉和支持的一个方案。纪实中国提出了这样的创作理念:“纪实中国”就是要站在民间不同的视角真实地给中国写史。我们认为真实的历史,往往是散布于民间各式各样的细节和碎片之中。把这些真实的碎片收集起来,是一切知识分子、史学家乃至我们这些作家和新闻记者的共同责任。也是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这样一个机构理应承担的重任。我们无法全貌反映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但是,我们会真实地、点滴地记录他前进的某些“脚印”。我们这个团队有这样一帮人:耄耄老者、青壮年作家、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有一个共性:都希望依靠自己的笔来记录这个社会目前正在发生着的剧烈的变化。他们想记录这个时代,写下自己的《史记》作品。为了这个梦想,他们一直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于是有了《纪实中国》这个丛书策划。今天,这样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实现了,搭建起来了,这就是我们每期要整理出版60万字,平均每三个月就要上市一本的,包含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和美术体裁的《纪实中国》。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