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六月初,已经进入初夏,气温一不留神就飙升至三十几摄氏度,当然很热。然而,热的何止天气。
无从考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最初的“热门”“热点”等等,以“热”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另一些词汇开始被频频使用。某一节目,一个时期内在多家电视台重要时段播放叫“热播”,例如前段时间,各大卫视“热播”的是《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部电影以种种方式展开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在各大影院成功上映,并获得高上座率、高票房叫“热映”,当然,其中媒体的“热炒”功不可没。此外,还有某品牌新款手机正“热卖”,《小团圆》正受到“关心”张爱玲的人们的“热评”,一位乐坛新星得到“热捧”,更名后的“女声”即将快乐开唱、广告招商“火热”进行中……
必须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激情四射、充满活力的年代,仅仅是从这些带有“热”字的词汇中,就可以体会。“热”字的基本含义之一是温度高,用来形容一段时间内某个人、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受关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它抱有的热情,的确恰当。
一样事物、一种现象最近很“热”,首先表明它本身具有“热”得起来的因素。它也许是一个大众关心的问题,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也许仅仅是琐碎小事,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某种精神的、文化的或者物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踊跃参与其中是推动它“热”起来并且持续“热”下去的重要因素。“热”的人、事、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比如对于某个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们除了主动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来追踪其进展,了解最新动态,常常还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交流甚至交锋。对于新鲜的事物,也希望去尝试一下,体验一下。
当然也有些时候,并非是我们想要参与进去,而是被环境裹挟了进去。身处资讯时代,当关于某一现象、某一事物的各类消息扑面而来,怕是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这种情况下,完全回避不太可能,就要看如何甄别、如何选择了。“热”字的另一个基本含义是广受欢迎,可是有些“热”的事物倒并不一定真的受欢迎,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并非是自然“热”,而是某些人的刻意为之。因此,我们绝对有必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参与其中,以保持自我和价值判断上的独立性。
但是,当今社会,要想完全拒绝这种聒噪的声音,仿佛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就算你像曾经很“热”的做法那样,文化衫背后赫然印上“别理我,烦着呢”,也仍旧难免被打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