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家具从哪里喝了一肚子吐不完的苦水?
时间:2012-01-09 00:23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杨成富 点击:
次
让人不敢苟同的是,自认“委屈”的达芬奇一边为自己叫屈,一边又是删除“道歉信”,又是“更愿意相信潜规则”,意图透过各种“潜规则”的方式消除之于自身的负面影响。如果果真如了达芬奇的意,这样一来,达芬倒是极有可能不再委屈了,可达芬奇想过没有,消费
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达芬奇涉嫌违规经营后,事件随后的进展却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期,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而继达芬奇否认造假和质量问题、并先后表示要将相关媒体和上海市工商局告上法庭外,达芬奇更是于近日对外声称,已向央视纪委和相关经侦单位举报可能被敲诈,总计高达1200万元打了水漂。言语间似乎颇有些无辜。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一个知名品牌,诚信并奉公守法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就“达芬奇可能涉嫌违规经营”事件被曝光以来,达芬奇前前后后的表现,也确实有些让人疑惑不解。
事件发生后,达芬奇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封“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信中明确表示,“对于有关媒体对达芬奇部分家具提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本公司虚心接受政府部门、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并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在其后的《公开声明》中承认,“确实违反了中国关于规范家具产品标识的强制性标准”。
既然有违规行为,就说明达芬奇确实有错在先,唯有真诚的道歉,以及毫无保留地向消费者公开真实情况、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的谅解,但达芬奇似乎更热衷于替自己辩解。
达芬奇指责上海工商影射其“不诚信”系“道德审判”。或许达芬奇自己理解“产品产地标注”不是大问题,但一来达芬奇比普通消费者更能理解“产品产地标注”意味着什么,“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等“不规范化”的“顶级化”宣传的又意味着什么,而这些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模糊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导向,不管是不是诚信,对普通消费者都是较大的伤害,而对商家而言,这恐怕比什么都重要。
更让人不敢苟同的是,自认“委屈”的达芬奇一边为自己叫屈,一边又是删除“道歉信”,又是“更愿意相信潜规则”,意图透过各种“潜规则”的方式消除之于自身的负面影响。如果果真如了达芬奇的意,这样一来,达芬倒是极有可能不再委屈了,可达芬奇想过没有,消费者的权利又该如何保障呢?更不要说通过涉嫌行贿的方式去达到自身的目的和意图,更非奉公守法之举。
做了自己的品质,对质量之争、造假之争,甚至是诈骗之争,达芬奇也完全可以依循法律程序来替自己讨个公道,这是一个品牌企业的明智之举,也需要法律来作个彻底的了断。同时,也正如达芬奇总经理潘庄秀华女士所言,打拼不容易,企业不容易,品牌更是不容易。不过,这一切无疑都仅仅只能是来源于诚信,来源于奉公守法,来源于对消费者的尊重,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一味只考虑自身的得失而不计后果,那忽视了整个事件中最受伤的消费者的结果,恐怕是名头再大、品牌再响亮,也是无法勾起消费者的兴趣的。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