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名臣陈蕃自小胸怀大志,一天,家里来了叫薛勤的客人,见零乱不洁便说:“何不洒扫以迎宾客?”陈蕃回答:“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开导他“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
陈蕃闻言当即跪地拜客人为师。十五岁的陈蕃兢兢业业、刻苦读书,不分大事小事都勤勤恳恳而名扬乡里,有人赞之“君子风度”。后来,陈蕃终于磨砺成有用之才,为国建功立业而流芳百世。
中国人称“君子”是指道德高尚者,当然也有例外,“梁上君子”是骂人,“隐君子”是批评人,“嘴巴君子”则既非推崇也不是骂,仅仅是对那些说得好听实际上并不不实行的人,对他们的一种温馨批评、善意激励。
称“君子”和现在的表扬先进、模范、英雄不同,不是指创建了什么业绩,不是指轰轰烈烈的行为,而是指为人处世,指为人、做人、对待人和的态度,还包括对待自己的态度。
从前有“小节”说,只要求在“大事”“大处”“大局”“大问题”“大方面”。有人解释所谓“大”就是立场和路线,就是时时刻刻、处处事事紧跟,就是要坚决保住所谓的“大节”无误,言外之意,“小节”不必在意,如同古人说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古人称“君子”的却一定要在“小节”是一丝不苟,决不能“大节”上是“君子”“小节”上则是小人。
“小节”重要不重要得看指的什么。头发凌乱的爱因斯坦创建了划时代的相对论,陈景润破译了数学巅峰,走路却会撞电线杆。头发凌乱、衣冠不整、走路会撞电线杆,就确确实实属于小节。
有人理解的小节不是指衣冠不整、头发凌乱、走路会撞电线杆,而是指和立场路线相对而言的“小节”,比如作风操守、政策观念、道德品行等也是被看成小节的。
这完全是误导,如果按这个观念,便要培养人们只顾“大节”不顾“小节”的嘴巴君子,说得好听而已,决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立场和路线虽然对了,如果小节疏忽,品行作风操守全无所顾忌,比如玩女人不当回事,比如贪污腐败不当回事,比如政策法制不当回事,比如品德操守作风不当回事……这样的人不是嘴巴君子是什么呢?
漠视小节、小事、小处的人也许是想:谁不会犯错误呢,只有泥菩萨才不会犯错误,只要不影响大局,小节、小事、小处认真做什么嘛。
比如“大方向”说,有人说得非常形象:去一个目的地怎么去都可以,笔直去,七弯八拐去都不碍事。比如运动中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蒙、诈、诱、骗、钩、套……只要大方向对,只要能够对“敌人”挖得深挖得透挖得多挖得坚决挖得彻底干净,过了头也不要紧,再来个甄别、纠偏、落实、改正、平反嘛!
布置任务只强调“目的地”,把态度粗暴、恶劣,甚至逼供信都看成小事,错打错关、错管错伤,甚至错杀都不算什么。“群众专政”的那个年代,一个造反派小头目就可以拍巴掌判定死刑。
为什么有些官员忽然被处以极刑呢,就因为太忽视“小节”,聚小成大、积少成多,于是被逮个正着,就只好“剁脑壳”了。
地位高的人因为站高望远往往不太留意小节,一心一意紧盯远景规划和未来目标,盯着“英特奈尔一定要实现”盯着“解救全人类,解救世界人民于水火之中”,于是“小”事便忘记放在心上了。
小百姓没有那么多的大事缠身,所以爱闲言碎语和挑剔议论人家的“小节”怎么样,看人家是不是实诚,打听人家是不是正派清廉,了解人家是不是道德高尚,关心人家是不是尊重百姓。有权贵挖苦百姓说:他们眼光短浅,只能看到鼻子尖上的那点小利益。
要求不一样嘛,大人物们只管伟大目标,小百姓则看重吃喝拉撒睡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是铁饭是钢,百姓能不吃饭吗?所以就被人看成眼光短浅。没有人供养着吃喝拉撒睡,伟大的人物如何实现“英特奈尔”?
百姓当然要关心自己的利益,有房屋才能住,有钞票才能买衣服和柴米油盐,所以时刻防着被人掠夺,怕自己的生存权被剥夺。所以爱紧紧的盯住人家的“小节”,实际上是对那些“视百姓如芥草的人”留个心眼,时时刻刻拭目以待,要不然本来能吃饱的一碗饭被人克扣了半碗,岂不要饿肚肚了。
在百姓的眼里看来,以人为本就该看人家对百姓怎样,是不是正派清廉、道德高尚,是不是和对待亲戚朋友自己人“一碗水端平”,会不会动不动就“为什么人说话”。百姓们特喜欢正人君子,不喜欢两面三刀的假君子和“政治家”。啊!群众不是英雄了,“只能看到鼻子尖上的那点小利益”,真是可怜兮兮。
百姓只信得过在小节小事上同样值得敬重的人,自古以来如此,自古以来的正人君子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百姓还知道了,现在的假货多,处处有假,吃的穿的喝的用的都有假,“对人家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也是一种假货,是假主义、假道理,语句动人,调门高亢,光会调嘴弄舌的假玩意。
许许多多年代以来,君子这个自古以来的道德标准越来越被忽视,越来越无人过问,代之以其它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三、四、五、六……条,看人以能不能执行“条”,看能执行多少“条”是不是得力。
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是几千年形成的,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不论大节小节,不论大事小事,不论大方向小方向,不论多少条,为人都是应当仁义善良应当对人一视同仁,应当道德高尚,不能当面和背后不一个模样,不能今天一套明天另外一套,要如同陈蕃的老师教他的,“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才能永远被人尊敬,要不然今天是香饽饽明日就被人骂成……
陈蕃的道路可以作为经验,奉劝多听听“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导,不要仅仅胸怀大志想着“扫天下”,如果脸蛋不干净屁股不干净,像个“屎糊鸭蛋”,自己、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同伙都是“屎糊鸭蛋”,无论穿什么高档的衣服,也打扮不成君子。
要真正保住万年万万年的好名声,就不能当“嘴巴君子”,要时时处处把自己的“一室”,自己的家的“室”,自己一伙人的“室”,一级级的“室”都打扫干净,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