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范仲淹新政无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时间:2012-09-27 17:36来源: 作者:神龙跨三江 点击:
范仲淹因改革政治一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据《宋史》记载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虽然几次遭受贬谪,朝中又有不少政敌,但他依然“以天下为已任”,“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的

  范仲淹(989——105),字希文,系宋朝时期苏州吴县人,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公元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病逝于徐州。他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公元1905年,27岁的范仲淹中进士。入仕后,他关心民众疾苦,政绩突出。天圣初任泰州化令,主持修筑捍海堰,世人称为“范公堤”。
  
  最初范仲淹在朝廷当谏官,因为看到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不断地谋取私利,他就向宋仁宗大胆揭发。为此,得罪了吕夷简,吕夷简怀恨在心,巫陷范仲淹结交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了吕夷简的胡言乱语,贬谪范仲淹去了南方。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守边境。
  
  宋仁宗看到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屡立战功,觉得他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这时,宋王朝因内政腐败,加上跟辽国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十分紧张。宋仁宗就立即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任命他为副宰相。他回到京城后,宋仁宗马上召见了他,要他提出治国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的弊病实在是太多,不可能一下子加以纠正,准备一步一步地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
  
  正在改革兴头上的宋仁宗看了范仲淹提出的治国方案,感到非常满意,就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可是,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捅了马蜂窝。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等,眼看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就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那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他的坏话,又说他与一些结党营私,滥用职权……
  
  宋仁宗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反对新政,就动摇起来了……范仲淹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离开京城,便主动要求回到陕西守边境,于是宋仁宗就答应了他的要求。范仲淹刚走宋仁宗就下令废止了新政……也就是说,宋仁宗这一走,也就永远地离开了政坛,宣布了他推行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范仲淹因改革政治一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据《宋史》记载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虽然几次遭受贬谪,朝中又有不少政敌,但他依然“以天下为已任”,“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的君国大事。”故,他挥笔写下的散文《岳阳楼记》名扬四海,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人广为传颂。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老板为什么会发火:职场生存技能

作者:吕国荣

用真实鲜活的例子,给求职者答疑解惑,经过五年市场检验,数十万人验证后,自发口碑推荐。教会读者看清老板发火的真正…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