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发动的货币战争
时间:2012-10-07 23:18来源: 作者: 羊在歧路 点击:
次
徽宗很缺钱 宋徽宗上任后,很快就感到了手头拮据。其实仔细想一想,你也会替他老人家犯愁的,因为他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也实在太大。 首先是巨额的军费开支。1103年(崇宁二年),他老人家听了他的黄金搭档蔡京的意见,去攻打河湟吐蕃,一年后占领了今
徽宗很缺钱
宋徽宗上任后,很快就感到了手头拮据。其实仔细想一想,你也会替他老人家犯愁的,因为他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也实在太大。
首先是巨额的军费开支。1103年(崇宁二年),他老人家听了他的“黄金搭档”蔡京的意见,去攻打河湟吐蕃,一年后占领了今天的西宁,但直到1116年(政和六年)才完全控制了河湟地区(基本上是一片不毛之地)。1105年(崇宁四年),蔡京又一手促成了大宋与西夏的战争,经过十几年的杀伐征战,互有胜负的双方不得不握手言和。1115年,四川的卜漏起兵叛宋,徽宗他老人家一怒之下,派大兵讨伐,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最终扫平二州八县,拓地千里。而打仗那是要花钱的。
需要注意的是,你不要以为战争中大宋朝只有跑的份,徽宗年间的这些战争,加上后来旨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伐战争,除了卜漏反叛,其余可都是宋徽宗主动找事挑起的。
其次是庞大的官俸支出。宋朝的官僚机构设置原本就是叠床架屋,臃肿不堪,到徽宗时代。由于徽宗随意提拔赏赐官吏,使官吏人数骤增,徽宗大观年间的官吏人数竟然十倍于哲宗元祐年间(二者相距仅十几年),于是官俸支出也只能随之急剧膨胀。
再次是徽宗无节制的大兴土木。花石纲震动天下,延福宫极尽奢靡,艮岳园林更使民穷财尽,国库空虚。
还有徽宗对近臣随意而数额惊人(动辄数十上百万缗)的赏赐,以及自己挥金如土的生活。
如此一来,大宋朝府库空虚,入不敷出,宋徽宗也就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一个国家两种货币
穷则思变。面对严重缺钱的情况,一般人想到的是开源节流。可是不一般宋徽宗和他的搭档蔡京想了一个好办法:币制改革。觉得这样就可以解决钱荒,毕竟这样很容易从老百姓手里把钱拿过来。于是在1103年(崇宁二年)正月,徽宗下了一道诏书“令陕西铸折十铜钱并夹锡钱”。于是1个顶10个的“当十钱”就出现了。
如果说宋徽宗发行当十钱,完全是为了抢钱,对他也不太公正。当时的大宋朝,别看疆域不大,可立国一百多年来,币值却不统一,一个国度使着两种钱。譬如四川那个地方就只准铁钱流通(太祖灭蜀后,无数的铜钱全部运往汴梁),铜钱禁止入川,而陕西、河东却是铁钱与铜钱都是合法货币,其余地区则以铜钱为日常使用货币。
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定律,在任何时候都是铁律。面对一张新币和一张旧币,人们都会先把旧币花出去,而留下新币,时间一久,市场上流通的将会全是旧币。新币就这样遭到了驱逐。徽宗时的铜钱,在与铁钱并行的岁月里也遭到了这样的命运。人们都愿意把铁钱花出去,而把铜钱留下来。在徽宗的老爹神宗执政时,1000个铜钱可以换1500个铁钱,二者比价大体稳定,到了徽宗他哥宋哲宗时代,一千个铜钱就可以换2500个铁钱了。铁钱的大幅贬值给市场带来了混乱,给民间交易带来极大不便。政府于是就下令禁止铜钱在陕西流通,陕西成了第二个四川。徽宗上任后,有人就告诉他,铁钱价值低,而且很重,不便携带,老百姓都愿意使用铜钱,徽宗就开恩,让老百姓什么铜钱铁钱都随便用吧。
当十钱的问世
面对如此混乱的情况,政府拿个章程那是当仁不让的责任。蔡京发行当十钱的意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了。
1103年(崇宁二年)5月间,徽宗下令:陕西、江(今江西九江)、池(今安徽贵池)、饶(今江西波阳)、建(今福建建瓯)等州,原来所铸造的小铜钱,增加一些铜料,改铸一个顶五个的当五大铜钱,紧接着就命令舒(安徽潜山)、睦(今浙江建德)、衡(今湖南衡阳)、鄂(今湖北武昌)等州的钱监(官营造币机构),按照陕西的样式铸造折十铜钱,以一当十,并且明确规定当年要铸造铜钱30万贯,铁钱200万贯。
由于数额巨大,仅凭现有的造钱能力,年底前很难完成,于是大宋政府允许上述各州的钱监,招募民间那些从事私铸的人员为官匠,准许他们携带家口,拨给他们住房,号称是大宋的“铸钱院”。一场让鬼神感到惊奇的造钱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10月份,大宋政府的尚书省,开始把“当十钱”的样钱颁行天下,让天下所有的人都仔细辨认。表示以后如果发现有人用的钱与这个不一样,那就是假币,将按“私钱法”治罪!
最高领导重视,效率往往奇高。还不到年底,大宋政府所定的230万贯铜、铁钱铸造计划提前完成。但是徽宗下令继续铸造。
徽宗还决定乘胜出击。在宋神宗的时候大宋曾经铸造过一个顶两个的当二钱。这种钱在民间很通行,但当时却不准许运到京城,于是各州的府库都存有大量的当二钱。恰好这时有江淮和荆浙两路发运司奏请将当二钱改铸为当十钱,徽宗一听:好主意!恩准!于是这些普通的当二钱一经炉火,“二”就变成了“十”,身价立马五倍!
1104年(崇宁三年),徽宗下令给江、池、饶、建各州以及四川,让他们停止铸造当五钱,一律按照陕西当十钱的样式改铸当十钱,并在京城外设置造钱机构,同时恢复了徐州和卫州(河南卫辉)的两处造钱机构,统统铸造当十大钱,各地的当二钱只准流通一年。如此一来,全国各地都已经改铸当十钱了。
按照大宋规定,当十钱每贯重14斤10两(其中除铜外用铅4斤11两6钱,锡1斤9两2钱)。除去加工损耗,每个当十钱重量为3钱。《水浒传》中,杨志落魄后,曾在汴京城卖那口祖传宝刀,他要的价格是3000贯。那桩买卖被泼皮牛二搅黄了,假若成功,如果牛二给他的全是当十钱,那么,杨志再威武,恐怕也要雇个牛车把一堆铜钱拉回家。要是铁钱,那更了不得。所以,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在使用铁钱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绝非偶然。
虽然所铸造的铜钱数量巨大,但是在币制上,徽宗执行的依然是一国两制,四川、陕西和河东仍然使用铁钱,严禁私铸。
当十大钱的铸造,使宋徽宗的瘦金体,在“崇宁通宝”的金属表面上,让大宋国民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铁划银钩。但是,老百姓的财富是无法像当二钱变当十钱那样二变十的,相反他们对此叫苦不迭。
盗铸成风
当宋徽宗的当十钱正铸造的热火朝天时,有人已经发现了商机:当时的一枚小钱净重1钱,徽宗这次开造的当十大钱,一枚净重3钱,这样毁掉三枚小铜钱就可以铸造一枚当十大钱,获利超过300%。马克思说过:当利润达到100%时,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利润达到300%,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宋人不知道马克思,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这中间有暴利,于是盗铸当十钱者屡禁不止,前赴后继,“私钱法”对他们没有任何威慑作用!
宋徽宗当年设立铸钱院时,曾经想方设法把那些不怕死的民间盗铸者网罗进来,希望这样民间就没有会造钱、敢造钱的了,然而,他老人家万万没想到,盗铸当十钱的惊人利润引来了更多的盗铸之人,看来他完全低估了那些顺民的创造力和不怕死的气概。尽管大宋政府三令五申,但是盗铸者依然我行我素,其中尤其以两浙路为甚。据宋人笔记记载:1107年(大观元年)的一天晚上,九江太守遥望江中灯火明灭,客人以为是渔火,太守心内疑惑,派人缉捕,竟然是在船中盗铸者。
由于民间都喜欢把那个重量1钱的小平钱销毁,改铸为重量3钱的当十钱,这就使市场上的小平钱数量急剧减少,引起了交易时的找零困难,使各种买卖大受影响。有宋人笔记记载说:徽宗崇宁年间,有个戏曲艺人出来买豆浆喝。他花了一个当十大钱喝了一杯。可等到找钱时,卖豆浆的没有那么多零钱,于是劝说他继续喝豆浆,这人只好连喝了五六杯。最后鼓胀着肚子说:当十钱尚且如此,假若相公(此指蔡京)改作当百钱可怎么办?
面对疯狂盗铸的假币,徽宗他老人家伤透了脑筋。于是他命令假币充斥的福建、广南两路停止使用当十钱,已经铸好了的钱,一概调往其他地方使用。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手里凡是持有这种当十钱的,送给官府检验,如果不是私铸的,由政府予以兑换其他币种,政府兑换到手的当十钱,也调往其他地方使用。紧接着,整个东南也依此办理。
当十钱的末日
当十钱在东南停止使用,徽宗命令这些地方都把当十钱改作当五钱,徽宗害怕盗铸,规定以后一律不得再铸当十钱。原来流行的当二钱依旧通行,今后不允许将当二钱改铸为当十钱。两浙那里改作了当三钱。货币状况更加不统一。如此,使人们无所适从,给全国经济带来混乱。
1106年(崇宁五年),蔡京罢相下野,当十钱停止铸造。在此之后,当十钱虽然仍在部分地区使用,但是信誉过低,在买卖中极不受欢迎,大宋政府也一度把当十钱改为当五钱、当三钱使用,可是1107年(大观元年),蔡京再度为相,停废不到一年的当十钱又开炉铸造了。这年的二月,首次铸造徽宗御书的“大观通宝”当十钱。并恢复京畿两处铸币机构,同时再度把当二钱改铸为当十钱。当时就有人反对。反对者说:自古以来,只有以铜铸钱。没听说以铁铸钱。况且,当二钱与小平钱的币值与钱身相当,所以民间没有盗铸,如果将当二钱改铸为当十钱,币值是钱身的数倍,则民间盗铸会愈演愈烈。刚愎自用的蔡京不仅不听,反而扩大了当十钱的使用范围。
果然,由于民间盗铸太多,流通领域假币泛滥,真伪难辨,而那些假币由于是金属货币,加工时往往又偷工减料,制作粗劣,没有什么人愿意使用。货畅其流成为想象。
大宋朝廷对盗铸大力打击,但是厚利比法度往往更能震撼人心。仅1110年(大观四年),因为盗铸私钱而被投入大狱者多达十几万人。光一个国家的监狱里就有一个十几万的造假队伍,真可谓之蔚为大观。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