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有假币,二来真币的金属含量大降,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凡是持有当十钱的,都急于购物以保值,而商人们宁肯放弃生意也不愿意收取当十钱。 在大臣们的纷纷反对下,宋徽宗下决心停止铸造当十钱,决定把所有的当十钱改为“当三钱”。当时大宋金库里藏有大量的当十钱,这样一来,损失以亿万计。由于徽宗改制突然,那些富裕之家措手不及,叫苦不迭,但也只好按倒霉处理。当时发行当十钱曾引起民众不安,而今改当十钱为当三钱,再度让社会骚动。《水浒传》中,杨志卖刀时,那个泼皮牛二就是拿了20文“当三钱”让杨志试刀的,分析此时牛二手里的“当三钱”也是当十钱大幅贬值后的产物。 短命的夹锡钱 徽宗时代的北方有辽国,西北有西夏。这两个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差异,长时间没有自己的货币,有了货币,那些钱的制作水平都不见的比大宋私铸的假币水平更高,所以,大宋的货币在这两个国家里也都是硬通货。宋辽签订合约后,双方在边境开展互市贸易,大宋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毕竟大宋的东西几乎都是他们需要的,而他们除了马匹之类就没多少中原所需的。在大宋边境走私贸易中,大宋也是严禁铜钱外流的。假若放在今天,大宋完全可以利用美元一般的货币战争对付辽、夏两国,让他们通货膨胀,让他们财富缩水,让他们陷入混乱,所以罗斯切尔德说过:“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然而徽宗只精通书法,蔡京等人精通权术,于是他们无法利用这一点。 不过,蔡京们却看到了大宋货币带来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辽与西夏经常用大宋的铁钱打造兵器。可是铁钱里如果夹上了铅锡,那这种金属就脆而易折,再不可用,于是乎,在蔡京的建议下,徽宗在发行当十钱不久,又开始铸造夹锡钱,也就是铸造铁钱时,必须夹以铅锡。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开始铸造夹锡钱,通行了两年后,因为蔡京下台,徽宗下诏停止铸造,河北、河东等路也不再流通。政和年间,蔡京再度为相,蔡京命令各地造铜钱的机构改铸夹锡钱。由于夹锡钱价值低于铜钱,民间不愿采用,而法律却规定这两种钱通用。这一来,因为不肯收夹锡钱的市井小民被告发受罚者不计其数。百姓无奈,往往用药水点染,使夹锡钱看起来与铜钱差不多,在市场上假冒铜钱使用。老百姓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混乱。民不聊生,只好造反。宋江方腊起义就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看《水浒传》里,那些好汉们多是直接用银子结账的,除了那玩意值钱,估计与当十钱、夹锡钱的信誉太低也不无关系。1117年(政和七年)五月,徽宗被迫下诏废止夹锡钱,至此,一场名为改革,实为掠夺的币制改革,终于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徽宗这场十几年的货币战争,给后人留下了两大遗产。一个是数量巨大的北宋货币。据历史文献记载,北宋铜钱的最高年产量达到了四五百万贯,相当于唐代年产量的十倍。其总铸行量也在各个朝代中居首位,甚至超过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的一个王朝大清王朝。钱币的书法和铸造工艺的巅峰,也非宋徽宗的“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莫属。尽管如此,但是你手里如果有几枚祖辈流传下来的“崇宁通宝”大钱,收藏者告诉你它只值上百元或者几十元,你不要吃惊,因为这一时期的钱币太多,太滥。 其二是后人揣测,大概由于徽宗的书法过于漂亮,让后来的帝王自行惭愧,所以后来很少有皇帝老人家亲笔御书的钱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