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挽救清朝的慈禧太后亦是断送中国的掘墓人(2)

时间:2013-04-28 11:16来源: 作者:洪烛 点击:
悲剧总有剧终的时候。? 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是一个时代的女主角可惜属于丑角、属于反面人物。她在颐和园 里看戏时,是否也垂着一道昏聩的帘子?这珠光宝气的帘子,甚至无法用作那段耻辱的历史 的遮羞布。它反而使耻

  悲剧总有剧终的时候。?
  
  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是一个时代的女主角——可惜属于丑角、属于反面人物。她在颐和园
  
  里看戏时,是否也垂着一道昏聩的帘子?这珠光宝气的帘子,甚至无法用作那段耻辱的历史
  
  的“遮羞布”。它反而使耻辱愈加明显。?
  
  圆明园是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园内那残留的西洋水法是难以磨灭的耻辱柱。1900年,
  
  八国联军本想部分毁掉颐和园,不知为何又改变了主意。颐和园在战火中幸存了下来,可在
  
  我眼中——不过是另一座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又一个伤心之地。至于德和园内的大戏楼,
  
  则是慈禧太后本人的耻辱之柱。她的阴魂被捆绑在上面。?
  
  我想像中的慈禧,体态臃肿,脸色蜡黄,留着长长的指甲,附庸风雅而又斤斤计较。她对内
  
  是泼妇(有人称之为“光绪的那位母老虎似的婶娘”),对外是娼妓(虽未卖身,却卖国了)。
  
  刘半农曾将慈禧与赛金花并称为晚清史上的两大“宝贝”,只不过“一个在朝,一个在野;
  
  一个卖国,一个丢脸。”?
  
  在德和园的大戏楼,我大大咧咧地逛了个来回,很不恭敬地吊了个怪腔怪调的嗓子——也未
  
  遭到门卫制止。我很希望慈禧能听见后人对她的讽刺。?
  
  慈禧太后是当时保守势力的头面人物,她挡了民族自强、发展的道。好大的一块绊脚石哟。
  
  而慈禧太后的大戏楼,同样也挡了历史的道。中华民族曾经在这里摔了个大跟头。伤疤犹在。??
  
  甲午海战期间,慈禧太后不曾亲临前线,慰问与强敌对垒的水兵——以鼓舞士气;她只是坐
  
  在风平浪静的颐和园里,读读快马驰送的战报而已。颐和园是其心理上最安全的大后方了。
  
  可不久以后,颐和园也会变得不安全。?
  
  早在1886年北洋水师的第一次阅兵式上,慈禧也是缺席的——李莲英大总管作为其代表,出
  
  现在黄海。慈禧以为,她的威望与恩泽可以通过自己的亲信来转达,但她确实选择错了对象。
  
  我以为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北洋水师隆重出台的开幕式,居然是由一位缺乏阳刚之气的太
  
  监来剪彩的——那么,它即使有再多的炮艇,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道具。据说,在彼岸密切
  
  监视着这一动向的日本海军将领,由此而看轻了大清帝国的威力:“这一细节令东乡平八郎
  
  和他的同僚们大笑不止,在他眼中,实在是对封建帝国面临正在逼近的海洋文明的尴尬处境
  
  的一种精辟的图解。他时常将这个典故挂在嘴边,来培养他的兵士们对那个巨大的敌人的蔑
  
  视。他甚至在刘步蟾来访时当面表达了这种蔑视,因为他已经毋须考虑后果了。”(祝勇语)
  
  其实,当时的整个大清帝国,都阴盛阳盛。女人当政——况且这女人爱的是顺民而非猛士,
  
  爱的是权力而非武运,爱的是园林而非江山。至于北洋大臣李鸿章,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有
  
  阳具的李莲英:惟慈禧的马头是瞻,以本应购置军火的公款赞助老佛爷的“房地产生意”—
  
  —以讨其欢心,在强虏面前却又一味地避战求和……他战败后签署的《马关条约》,相当于
  
  为自己亲手创建的北洋水师拟定了一纸墓志铭。?
  
  慈禧笑纳了海军的孝敬,来实施颐和园的土木工程。她从这笔巨款里抽了点零头,在园内修
  
  建一座“水师学堂”——似乎是给北洋水师的“回扣”。有此一举,她就可以问心无愧地挥
  
  霍了。这高挂着的“羊头”很明显是个幌子。试想,帝国的水兵地位再高,又怎敢在御园里
  
  荷枪实弹地操练?不管是琅琅的读书声还是激越的号角声,都会扰了老佛爷的清梦。看来他
  
  们只能屏息静气地上课、蹑手蹑脚地演习了。况且,昆明湖再深,也载不动巡洋舰呀!更甭
  
  提打靶了。颐和园里的亭台楼阁珠光宝气,件件都是昂贵的易碎品。?
  
  查阅颐和园大事记,确有“海军衙门呈进火轮船”一项,让人以为是在添置“水师”训练的
  
  船只。可实际上,这造价极高的现代化轮船上连炮座都没有,仅仅是御用的豪华游艇。“水
  
  师学堂”里的实习生,根本不敢指望登上其甲板。他们顶多只能远远地观摹一番其外型轮廓
  
  以及戏水的风采。昆明湖的柳浪熏风,只会磨损与削弱水兵的尚武精神——他们趁早还是别
  
  练了。在这里,钓钓鱼还行。所以,北洋水师的炮塔,最终比鱼竿还要脆弱、且于折断。?
  
  林语堂提及的“慈禧太后游湖的汽船”,其实不只一艘,而是整整六艘——快接近特混舰队
  
  的规模了。1862年,恭亲王奕忻替神机营向德国购买枪械,订单里居然包括游船一项——这
  
  是他献给西太后的礼物。翔凤号及作为僚属的“他坦儿小汽船”,先是锚泊于中南海,后运
  
  往颐和园。1886年,又从海关关税中拨款进口了以捧日、翔云、恒春命名的三般洋船。1907
  
  年,以一万吨再生盐作为交换,从日本获得了最先进的永和号(神户川崎造船厂制造)。这一
  
  切都是“以备太后巡幸之用”。前五艘船,1900年曾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慈禧虽逃之夭
  
  夭,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颐和园被洗劫,水面的游轮也成了侵略者的撒气筒。事后,仅
  
  修理锅炉机器、电灯及重新装演,就花去国库里的十九万八千一百七十二两白银。?
  
  这昆明湖里的船队,完全是靠金钱码起来的。慈禧却很少使用。屈指可数的几次中,还发生
  
  过这样的事故:慈禧邀一班亲戚朋友共游,驶近龙王庙一带,御船竟然搁浅了(由于轮机出
  
  现故障)。慈禧的尴尬可想而知了,因为在场的还有美国记者卡尔(《慈禧写照记》之作者)。
  
  龙王居然也跟西太后过不去!这使之游兴大扫。?
  
  还有一次事故则更危险:“光绪三十一年(1905)浴佛节(四月初八),慈禧乘舟赴园,顺道前
  
  往万寿寺拈香。二轮在广源闸倒船时,忽听闷雷一声,翔云轮机爆炸。轮船公所无奈,只好
  
  将‘翔云’轮弃在一边,拈香毕,改用翔凤、捧日纤舟入昆明湖。”(引自焘纯、建明《火
  
  轮联翩游昆明》一文)看来大清帝国不仅无法成功地指挥沿海的舰队,连内湖的游艇都驾驶
  
  不住。出战的海军败绩累累已无可争议,而慈禧在自家的养鱼池里居然也会“翻了船”,险
  
  象环生——由此亦可知其颓废的国运。一切的一切,都够倒霉的。?
  
  从中我们还可了解到,翔云、翔凤承担着为龙舟充当“纤船”的任务:“每年立夏一过,慈
  
  禧即赴颐和园避暑。斯时,一队龙舟便从西直门外的倚虹堂溯长河而上。光绪二十八年(1902)
  
  以前,龙舟皆用人工背纤,是年遣去纤夫,改用火轮。行舟时,由头船分出两条纤索,一
  
  系翔云,一系翔凤,火轮鼓于前,御舟拖于后,俗称‘凤引龙’,又称‘龙凤呈祥’。”但
  
  自慈禧那次受惊之后,“凤引龙”的奇观便从长河上销声匿迹了。?
  
  豪华装修的游艇,竟然只是在给龙舟拉纤——这昆明湖上的“纤夫”!慈禧思想上的保守亦
  
  可见一斑:她不习惯现代化设施,还是喜欢坐在古老而缓慢的龙舟里;她对现代文明惟一的
  
  依赖,不过是借助几分引力……据说“捧曰”、“翔云”、“恒春”新船入关即运往福建船
  
  政局改造外观,使之面目全非,抵京后,慈禧一眼看去仍嫌洋气未尽,命人彻底修改;将原
  
  有的沙发、桌椅全盘否定,换成“宫装”。这一系列游艇,依旧是传统的龙舟的翻版——只
  
  不过多一具马达而已。就像大清帝国,虽然被迫也搞起洋务运动(“师夷之技以克夷”),但
  
  骨子里还是落后于时代的游牧民族,对骑射文明念念不忘,主张闭关锁国。?
  
  西太后的观念,并不比早生其一千年的辽代萧太后进步到哪儿。萧太后坐镇北京时,至少还
  
  知道挖一条三里河,作为输导交通的运河。西太后一生中最大的建树,不过是修造了颐和园
  
  ——而这纯粹是留作个人享乐的。?
  
  所以,西太后虽赢得了昆明湖,却输掉了黄海(甲午战争)。大清王朝虽获得了一座华丽的园
  
  林,却丢掉了江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师的做人笔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作者:梁金豹

《大师的做人笔记》一书收绿了大师们的做人心得体会,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