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荆轲刺秦王大计的后台老板到底是谁

时间:2013-05-15 10:37来源: 作者:石毓智 点击:
孩子气的太子。太子丹在鞠武面前表现得确实像一孩子。鞠武劝太子丹赶快把樊於期送到匈奴,不让秦国有攻打燕国的借口。太子丹说道,“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之刻,就是我命终之时(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太子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像一个小孩在大人面

  按:本文的部分内容发表于由斯坦福大学和香港大学合编的《东方文化》杂志(2011年第2期)。也曾在“浙江人文大讲堂”上做过讲座,当时有200余名部队官员听讲,浙江卫视曾播放录像。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拿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特别希望与北京公安战线的官兵交流。
  
  ——大计浮出
  
  一、刺秦王的大计的后台老板是谁?或者说有没有一个后台老板?
  
  其一、太子丹是后台老板
  
  荆轲刺秦之事刚一出来,在诸侯各国就有不同的记载。司马迁在“本纪”和“世家”部分如实地记录了各国史官从自己的角度来诠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秦国和燕国这两个“当事人”的描述。在秦国人看来,起因是太子丹害怕秦兵攻打燕国,才派荆轲行刺秦王,最有意思的是“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也就是说我们秦国大智大勇的天子事先就觉察到这件事,及时把这场危机化解了,还对肇事者予以了最严厉的惩罚(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史记·秦始皇本纪》)。同时秦国的史官也认定,这件事与燕王喜无涉,因为他昏庸无能,以至太子丹能够秘密策划这件事(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就有点蹊跷,荆轲来到秦国,明明拿的是燕国督亢之地图,而且特别说是“燕王拜送于庭”,而不是“太子拜送于庭”,为什么秦国的史官反而这么肯定此事与燕王喜无干系,一定是太子丹干的?因为秦王心里很清楚,这事的起因是他与太子之间的个人恩怨,秦国的史官当然不好意思说,“我们的大王如何如何羞辱了太子丹,才招致了这次报复”。当然,秦国史官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怎么也想不通与秦王前世无仇后世无怨的荆轲为何做这种“傻事”,那么一定是被太子丹指使的。
  
  燕国的史官也认为事情的起因是,秦国将要灭掉六国,已经陈兵易水之滨,太子丹偷偷地养了二十个壮士,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史记·燕召公世家》)。这跟秦国的记载差不多,都认为是太子丹私下筹谋的,差别只在于燕国的史官没提到自己的大王昏乱。有一点很值得玩味,燕国的史料也是说“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即秦王事先觉察到了这件事,荆轲没有接触到秦王就被杀了,同时《郑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都采用完全一致的口吻,这与《刺客列传》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是荆轲事发当时,秦国所发布的官方新闻,与此同时,他们严格封锁消息,燕国和其它诸侯国的史官只是如实记录当时的官方报道。荆轲事发到燕国实质灭亡(都城被占)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燕国史官还来不及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司马迁是从当时在场而且救了秦王的药师夏无且那里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这应该是比较晚的事情,结果才造成了《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与当时各诸侯国的史料出入很大。
  
  其二、燕王喜是后台老板
  
  那时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件事情的后台老板是燕王喜(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史记·蒙恬列传》)。这些都是当时人的臆测,就更不足为凭了。
  
  其三、文学家的解读
  
  古今的文学作品,一口同声的认为,这件事的总后台是太子丹。这以陶渊明的《咏荆轲》为代表: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刺秦大计的策划者是燕太子丹。这是对荆轲刺秦王的第一大错误解读。表面上看,这还能有什么疑问?你看,殷勤招待田光、荆轲的是太子丹,投资金额最多的也是太子丹,心急火燎催荆轲上路的还是太子丹。最重要的,这种误读来自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丹之私计”,把版权归自己所有。如果我们照单全收,按照字面去理解理解,就把问题简单化了,结果让我们与历史真相擦肩而过。下面让我们仔细分析刺秦大计浮出水面的详细过程。
  
  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刘向《战国策》对荆轲传的特殊处理,以后我们再将这个问题。
  
  这段话是太子丹自己的想法吗?太子丹有这个能耐吗?让我们看看太子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一心只想报私仇的太子丹
  
  太子丹性格上有很多弱点,简述如下(详细情况请参阅《败事有馀的太子》一章)。
  
  意气用事的太子。太子丹小的时候先在赵国作人质,秦王也生在赵国,他们两个玩得不错。太子丹命中注定是一位资深的人质,后来又到了秦国作人质,秦王不仅不念旧交,反而羞辱他。太子丹咽不下这口气,竟不顾两国的协定,私自逃回了燕国。这应该是当时外交上的一件大事。太子丹的任性,不顾大局,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现出来了。
  
  不顾大局的太子。太子丹回到燕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倾整个国家之力与秦国拼了,只是可惜国家太小,力量不如人家(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可见太子丹也是一个不太讲究策略的人。
  
  心里没数的太子。秦国的军队向东讨伐诸侯各国,很快就要打到燕国了,燕国的群臣都担心大祸临头。太子首先想到的是问鞠武,鞠武先大大渲染了一番秦国的土地如何广大,人口如何众多,士兵如何厉害,接着就说秦王现在想的就是咱燕国这块地方,并劝太子丹不要因为个人被秦王凌辱的怨恨,惹怒秦王(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么怎么办?”鞠武答道,容我想一想。看了这番对话,就知道太子丹与鞠武的关系不是统帅与军师的关系,而更像是小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太子丹那茫然无知的眼睛,总是期待着他的师傅给他支个高招,报被凌辱之怨恨。鞠武也清楚他这个学生的斤两,不小心就会捅出什么大娄子,所以就借秦国的强大来镇唬一下被气昏头脑的太子丹,结果才有那“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一番劝告。面对当前的危急形势,到底该怎么办,此时的太子丹和鞠武都没有数。
  
  乱了章法的太子。这时秦国的大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跑到燕国来,太子把他收留下来。你想,秦王这时正是虎视诸侯,掂量着先从哪里下嘴,大家都避之犹恐不及,图苟且多活一会儿。太子丹真牛,他向鞠武讲的收留樊将军的理由也很漂亮,“樊将军穷困于天下,今天选择来投奔我,我不能害怕强秦,抛弃这个可怜的朋友。”我们不要被这番漂亮的话所迷惑,太子丹心里的小算盘很清楚:我现在不是打不过你秦王嘛,但是天赐良机,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收留樊於期本身就是向秦王叫板的最好手段。同时,太子丹也不会没想到,樊於期是员大将,又是秦王的仇人,是将来军事上报复秦国的重要砝码。此时的太子丹能想到的仍然是以军事的手段来对付秦国。
  
  孩子气的太子。太子丹在鞠武面前表现得确实像一孩子。鞠武劝太子丹赶快把樊於期送到匈奴,不让秦国有攻打燕国的借口。太子丹说道,“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之刻,就是我命终之时(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太子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像一个小孩在大人面前撒泼一样。太子丹真的爱惜樊将军比爱惜自己的生命更重吗?非也。他收留樊将军,实际上就是又跟秦王掐上了,就像两个小孩厮打在一起,大人不由分说硬把自己的孩子拉走,气得自己的孩子大哭大闹,要死要活。此时的太子丹更是没有任何主意了,只好求师傅再想想别的办法。
  
  置燕国安危于度外的太子。古往今来,都认为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是为了挽救燕国,太子成了爱国的仁人志士,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若丹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清·侯朝宗《太子丹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作者:费默

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