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太原古交狐爷山与狐突:中国传统忠文化之源(2)

时间:2013-05-17 12:38来源: 作者:王继祖 点击:
这段关于狐突因忠而死的记载,是《左传》有忠70见中的第10见,此前9见(注),从忠文化的角度衡量,无论从文字量还是从指事、寓意等方面,都不能与此段同日而语。从春秋时文献所载忠文化时序的前后讲,这段史料的父教

  
  这段关于狐突因忠而死的记载,是《左传》“有忠70见”中的第10见,此前9见(注),从忠文化的角度衡量,无论从文字量还是从指事、寓意等方面,都不能与此段同日而语。从春秋时文献所载忠文化时序的前后讲,这段史料的“父教之忠,古之制也”揭示:是时,忠已从意识阶段,迈进了文化殿堂,是父一代教育子一代的教化内容,而且已约定成俗、古传如制,成为一种行为规范。所谓“策名、委质,贰乃辟也”则是说:策名而追随,委质为臣下,是不能改变的。如教之改变,那就开辟了二心之路,是教之不忠。狐突的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反映,可见在此时,忠就是“不二”,“二”便是不忠,这是人生准则,也是忠文化的内核。他告诉怀公,人臣不能事二君,如果我召回他们,脱离重耳,即是教他们心怀二志。做父亲的这样教育儿子,还怎么奉侍国君你呢?如此畅快淋漓的回答,狐突是在为忠献身,是在以自己视死如归的实际行动,践行忠文化、充实忠文化。狐突的这段话,道出了忠文化的最本质内涵“不二”,讲出了忠文化的核心“唯一”。他的这个“不二”不仅仅是忠君,而是对人、对事的“不二”,是对忠的最简朴、最准确诠释。狐突的这一番表述和坚守,也进一步证明,至此,晋国的忠文化,大体臻于成熟。当然也说明中国忠文化到春秋的这个时段,已成为人臣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一个新的行为准则。经此史料佐证,中国的忠文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和时段。忠文化,经过忠意识的雏形,跨入忠文化的早期阶段,这正是忠文化的发轫与滥觞。春秋初期的晋国,晋国的名臣狐突,为中国忠文化的诞生启幕。在中国忠文化的发展史上,镌划时代,青史留名,名不会朽。
  
  狐突其人与狐氏地望在晋国的历史上,春秋时期的晋献公,开启了晋国的勃兴。依《周礼》,献公的父亲曲沃武公,是不能临晋侯之尊位的,因为他是小宗,是庶而不是嫡。但是姬周之朝,东迁之后,礼、乐继续崩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草不休,诈伪并起”。曲沃武公承祖曲沃桓叔、父曲沃庄伯之志,继续与晋侯对峙,最终以67年之坚守,杀五君遂一君,以庶出之小宗,“犯上作乱”,取得晋侯之位,史称晋武公。志酬意得的武公,临位两年即崩,其子诡诸继位为献公。献公之手笔,强过乃父。他诛桓庄之族,除却国之隐患;扩建绛都,强化国之中枢;兼并小国,开拓国之疆土;融合戎狄,扩大国之影响。把个小晋国变成了大晋国。在一系列功绩之余,又与狐戎联亲,大戎伯行狐突成了晋献公的老丈人。至此,将载誉于晋国史上的大戎狐氏,鹊起晋土。
  
  《国语·晋语四》有载:“狐氏出自唐叔。”这位代代生长于戎狄的大戎伯行狐突,乃是唐侯姬虞之后。或许正是当年叔虞封唐之时,成王命叔虞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之策,不必拘泥《周礼》,相对松宽的国策,导致了叔虞之后中,有融于狐戎者,狐突正是这支姬氏之后。狐突之族虽多年生长繁衍于狄,却养育出狐毛、狐偃、狐姬等非常优秀的子辈。狐氏家族的实例,正好解除长期以来“戎狄必落后于华夏”的陋蔽之识。狐突率其家入晋为宦后,自己做了晋国大夫,晋太子申生的辅臣和老师。儿子狐毛、狐偃,追随晋公子重耳,成了后来晋文公的股肱之臣。狐突以其鲠介之行,忠诚之举,在太子申生失宠于其父献公,献公准备“废嫡立庶”,巧施“伐东山皋落氏”之计,陷害太子时,矢志不移,忠于职守,引述周王室35年前发生的灾难史事,告诫太子:“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左传·闵公二年》)提醒太子,不应拘于自己是太子的身份,应对自己的人生之途,独辟蹊径,从太子位悄然退出,以顺应献公“废嫡”之意,以利于国安、民生。虽然太子申生,没有听狐突忠告,最终死于非命。但狐突却尽了为师之道,尽了为臣之忠。从智引古事,说服太子,到居理不退,拒招二子,狐突的生死进退,所作所为,昭然于史。在有限的关于狐突的文献记载中,每一载必有忠的内容,每一事必是忠文化之结晶。他的事迹给后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为中国忠文化之滥觞,留下深深的印记,为太原的地域文化宝库,留下永久的篇章。他就是中国忠文化发轫的标识。
  
  关于狐突是何方人氏,狐氏地望在哪儿,史册勿勿,没有留下清楚的标记。《国语·晋语四》在交待晋献公之妾狐姬时有载:“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狐突之字)之子也,实生重耳。”这就是史书上说,狐突的儿子狐偃,是晋公子重耳之舅的依据。《中国史研究·论春秋中山与晋国关系》中,史家考:“狐氏出自旧族,与周同姓,姬太伯居于戎,故以狐为氏。”以此考论,春秋时白狄部之狐氏是周王朝姬姓宗族中,融于白狄部族的一支。所谓狄部族,是春秋时对文化相对落后,习俗有别于华夏的异部族称谓之一。先融于戎狄之唐叔一支“大戎狐氏”,在晋献公为侯时,又回归于晋,成为春秋时晋国望族。这是狐氏族群春秋之前的来龙与去脉。关于狐氏地望,较早出现于唐《元和郡县图志》。是书《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府》之交城县载:“本汉晋阳县地,开皇十六年(596),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属并州。”还载:“狐突山,在县西南五十里。”这则史料可证,在唐朝时,习惯上仍以今古交为当地地名表述上的坐标中心。这条出自唐代的地理文献,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早在唐以前,就有以狐突命名的山脉,而此山就在当时太原府的属县交城。为什么要以狐突的名字为山命名呢?因为此山有狐突、狐偃、狐毛父子三人的墓地。可见在唐之前,此山还不叫狐爷山,也不叫马鞍山,而是叫狐突山。
  
  无独有偶,在中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太原府》中(卷5220),亦有记载:“狐突山,(交城)县西北50里,亦名狐突岭,有春秋晋大夫狐突及其子舅犯坟庙存焉。”这则古载,又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狐突山还有另一个名字狐突岭,而狐突岭上不仅有狐氏坟,还有狐氏庙。为什么狐氏之墓地、祠庙,都要建在狐突山呢?显而易见,这里是狐氏家族的祖籍地望。或曰:空说无凭,何以见得?答曰:史书缺载,寻故事,唯有依古地名、古习俗、地域古文化,来分析、推断、考订。以中国古地名命名之习,凡以人名为地名,此人多为当地之名人,亦或是为当地民生作出贡献之外地人。以狐突之名为山名,便是明证。此其一。其二,中国古葬习俗,活,可行千里之外,死,魂必归故里。这是一条传承千载的民俗文化,狐突之墓陵,依俗建址狐突山,是“魂归故里”,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其三,山西狐突庙颇多,而以太原古郡最为集中。交城县、古交城县、清源县、徐沟县、文水县、祁县、太原县、阳曲县等等,凡太原府属县,多有构建。少者每县一两座,多者三五座。明清之后所建不记,仅宋金元所建者有:太原府城“利应侯庙,祀晋狐突”,“元大德元年(1297)建”;平晋城(在今小店)“狐突庙,金太和六年(1206)重建”;“清源县南白马峪,有狐突祠”,经考古专家考订,初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重修于元至之初,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太原府还有数处金元所建狐突庙,不再赘述。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建有这样多的狐突庙?答案只有一个,这里是狐氏地望,是狐突父子故里。这些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家乡人民世世代代修建的。其四,清代著名经学大家阎若璩,在其地理名著《四书释地》中说:“大戎地在今山西交城县。……当春秋时,吾府(阎祖籍太原,遂称太原府为“吾府”)交城为狄地,距吾家西寨村,所谓祖鼻汾隅者,仅九十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在太原西山纵深处,组建河口工矿区,划交城县西北陲7个乡镇,阳曲县西南陲7个乡镇,合而归河口区属理。于是,原属交城县的狐爷山(即古狐突山)周边乡镇划入新区古交,组建了古交原相乡。至此,关于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的故里,尘埃落定,真相大白。
  
  忠文化发祥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忠,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现象,经过忠意识的潜滋,到忠文化的滥觞,是社会发展的结晶,是历史进步的必然。是春秋的大变革催生了它。
  
  西周初创,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主国家,宗法制度是其国体。周天子是大宗,是天下唯一共主,各诸侯国是小宗,须唯宗主马首是瞻。大家共同遵循的是《周礼》,而《周礼》是姬周维护尊卑国序的精神武器,是文化软实力。在周王朝众多诸侯国中,晋国是个个例。从它的立国到称霸,充满了传奇。“叔虞封唐”,有失《周礼》之尊严,儿天子用剪桐叶的游戏,便封了个儿诸侯。明明是一派戏说,却能载入正史,作为正事,传承数千年。这是为何?初封之唐,不过“百里之国”,却因地处戎狄间,享有“一国两制”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周天子的丰、镐,也处戎狄间,怎无此说?唐侯叔虞死后,燮父继位,就因境有晋水,便自改国号为“晋”。国是周天子封的,国号是周天子定的,燮父何德何能,竟敢自更国号?这仅是西周之初,有关晋国二三事,哪一件不是有悖《周礼》之举!这些特殊之事,发生在西周初创,或许无碍大局,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常有特殊事情发生,需要特殊对待,对宗主周天子,未必是好事;对国家之长治久安,未必是好事。事关晋国的这些特殊,终于导致了西周衰微的周宣王四十四年(前785),晋国庶出小宗殇叔,乘其兄晋穆侯之卒,豪夺晋侯之位的悖行。这是晋国又一次目无宗法,犯上作乱,挑战晋国嫡宗,挑战天下共主周天子,挑战世行道德规范的行为,本应天下共诛之。然而,周宣王这位所谓中兴之主,对此置若罔闻。晋太子仇无奈,只好自筹力量,组织家奴、死士,暗杀殇叔,夺回侯位。把一个堂堂正正的正义之行,用鸡鸣狗盗的手段完成。
  
  这就是西周行将灭亡,周礼崩坏,宗主地位、宗法制度摇摇欲坠的时代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西周初以来建立的“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见《左传·桓公六年》)“五名”: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见《左传·桓公六年》)“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见《左传·隐公三年》)等,约束人们道德观念的行为准则,已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已不能维护行将寂灭的宗主国家,已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腐朽体制。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春秋,悄然却迅捷地到来。在这个大动荡中,先是晋武公以小宗灭大宗,晋国国号不变,江山易主。接替武公的晋献公,从小在晋国大宗与小宗的公族倾轧中濡染,在公族间尔虞我诈的阴谋中熏陶,深知国之存亡,族之祸福,不在卿大夫,就在公族内部。他登基为国主后,自除公族,灭桓庄之后;放逐子弟,重卿士大夫。改变了国家与公族的关系,培养了官僚阶层和士阶层。为他服务的几无公族,他与官员大夫们的关系,已经不是血缘关系,而维系君主与臣下关系的忠文化,迅速发展风靡晋土。他之后的晋文公,更是视公族为草芥,信公卿为己出,他身边的股肱之臣,无一公族,全为当年追随他逃亡的私属、家臣,所谓赵(衰)、狐(偃)、颠(颉)、魏(犨)、贾(佗)、先(轸)、狐(毛)、司空(季子),无一公族。这种崭新的君臣关系,忠是最好的纽带。在献公、文公的竭力实施下,忠思想发扬光大,忠文化迅猛发展,晋国正是在忠文化这种软实力的武装下,建立起君臣之间的良好关系,出现所谓的“君明臣忠”,“上让下忠”的优势,引领了整个春秋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猪老板的实用消费心理学:必读好书

作者:易小林

本书总结罗列了几十项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消费者心理供读者阅读参考,内容翔实,点评很到位,另外本书选择用风趣幽默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