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别以为世界很了解中国

时间:2010-08-10 23:15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文军 点击:
从感情上来讲,我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的,我一直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无比自豪。曾有一段时间,我以为中国文化在国外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当时我在一所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做兼职教师,为留学生们讲授中国文化课。课堂上,看着来自不同国家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在意大利比萨大学留学,前不久他陪导师到北京讲学,我们一起吃了顿饭。席间,我的同学聊起了他在意大利的见闻和感受,谈到这样一件事情:
  
  他在意大利偶尔看到一本《论语》译本,是从英文版翻译成意大利文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成中文意思是:“你在河边等着吧,早晚能等到敌人的尸体。”据说,这句话在他的意大利同学中流传颇广,他们觉得中国的古圣先贤真是伟大,说的话那么富有哲理。我的这位同学一直对中国先秦哲学感兴趣,《论语》读过好多遍,但他实在想不出这句话到底出自何处。百思才得其解,原来是把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成了这个样子!
  
  初听这个故事,我还有点想笑,这也算是个黑色幽默吧,可紧接着又听了同学讲的另外一个例子,我却笑不出来了。这个例子,也跟对《论语》中一句话的理解有关。一位意大利同学向他炫耀自己的古汉语功底,摇头晃脑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休要侮辱女人,别人难道会不知道吗?”这又让我的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更是听得如坠云里雾中。孔圣人什么时候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啊?后来,我的同学绞尽脑汁,大胆猜测,认为可能是对“诲女知之乎”这句话的翻译出了问题,兴许是那位老兄误以为“教诲”的“诲”字与“侮辱”的“侮”字通假,所以才出现了上面的“名言”。
  
  我以前总以为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名人会像我们对他们国家的著名人物那样熟悉。听了同学的讲述,我清醒地认识到,事实远非如此。
  
  客观地讲,我们大多数人对意大利的那些名人还是不陌生的,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三杰”和他们的代表作(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对思想家布鲁诺、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对著名球星罗伯特·巴乔、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以及刚刚逝去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我们很多人还是有所耳闻的。而比萨大学的学生竟对中国文化如此陌生,这多少让我有些吃惊。
  
  从感情上来讲,我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的,我一直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无比自豪。曾有一段时间,我以为中国文化在国外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当时我在一所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做兼职教师,为留学生们讲授中国文化课。课堂上,看着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们求知若渴的样子,我真为伟大祖国、为先贤往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感到骄傲。现在听了同学讲的这两个例子,我对自己说,也许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抑或是因为意大利语是“小语种”,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我又不能不理智地告诉自己,还是面对现实,调整一下以前的认识吧。要知道,比萨大学是意大利著名的国立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该校建于1343年,文化底蕴深,学术氛围浓,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也成就了众多的大师。像这样一所著名学府的学生尚且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遑论普通民众。再联想到自己这些年几次出国的经历和见闻,我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介,仍然任重而道远。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老铁手传奇:老铁手的智慧和勇气

作者:(德)卡尔•麦

辛客妈妈客店里的酒鬼,挂在树枝上的长矛,从窗外伸进来的黑洞洞的枪口,神秘人普施,金矿的秘密……一切都考验着老铁…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