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曝光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开通以来承办单位未办结工单情况表”信息显示,在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4月11日的统计时间段内,“12345”热线管理机构转交了1041件工单给市公安局。然而,市公安局一单也未办结,也没有退单,位列“积压榜单”之首。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设立之初,便被不少人寄予厚望。政府部门希望能利用这个电话平台了解民意、贴近民心,百姓群众则希望能通过一拨电话便能解决自己的诉求。这样一个平台也的确起到了不少作用,广州市的大部分承办单位都按要求及时回复了群众。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两情相悦”的平台上,依然不乏少数“漏网之鱼”。 除了公安部门外,还有另外7个单位一道上了曝光台。所有工单加起来,足足有1380条,全都石沉大海、有去无“回”。如果对照开通时间,“运气”最差的群众,可能“苦等”了百余天,也没能等到某单位的一字回复。真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回”,好一出“单相思”苦情戏! 群众通过电话“千里传音”向有关部门诉说,虽不谋面,但却体现了对这些部门的“心悦”。然而“心悦”千次,也没有改变吃闭门羹的“单相思”结局。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如此冷漠“头也不回”?是工作太忙来不及处理?恐怕不是,回复群众同样为职责工作,且老百姓的事更应排在所有工作的前列,没有道理找“忙”的借口。是事情没法办不知如何是好?恐怕也不是,没人相信这一千多人都是来找某些人的“茬儿”,故意为难某些部门,况且也没有一个退单现象,更说明不是没法办。那还可能有什么样的理由呢? 众所周知,群众办事或反映问题还有另一重要渠道,就是现场寻求帮助。政策的不断完善,使现场服务有了更多的保障,比如首问责任制,就明确规定了办事人员的责任,谁想“避”之都不及。然而,市民热线似乎还没有享受到此种“待遇”。因为双方并不直接谋面,缺乏相应的监督政策,一些为民服务思想不够牢固的少数人,可能就不会那么当回事儿了,反正群众对电话另一头的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任凭如何“相思”都不能奈其何,千条诉求有去无“回”的“单相思”局面也就不难理解。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干群关系理应更加鱼水情深,然而此时我们却只看到了少数人“冷漠无情”造就的“单相思”,如此长期以往,鱼水情深如何存在?我们真心希望,通过这次通报,能促使这些“千里传音”交流走上正轨,因为干部和群众间的鱼水情,可经不起如此的“单相思”来折腾。(冬月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