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人民日报》10月7日) 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款式、质地都一样,在湖南叫“湘绣”,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各地景区兜售的廉价旅游纪念品无论多么有“地方特色”,十之八九出自义乌,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明知不是“当地产”依然要买,很多时候是为了送亲朋好友,又买不到真正属于地方特产的价廉物美的商品。我老婆的衣柜里就存了若干条来自全国各地的丝巾,都是同事送的,我是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新闻中说,有人从四川旅游归来送朋友一把梳子,上面竟然写着“少林寺纪念”,这就太倒胃口了。 旅游商品同质化是山寨文化盛行的一个缩影。看看我们周围,同质化的何止旅游商品?城市建设都千城一面了,小小的旅游纪念品做成一样实在不足为奇。山寨文化在旅游行业尤其流行——如今有很多人造古城,都是小桥流水,都是酒旗飞扬,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对丽江古城的拙劣模仿。 在外出旅游的消费项目中,旅游商品是唯一可以带回家的东西,很多人把旅游购物视为曾经“到此一游”的见证。这个消费环节如果不愉快,会大大影响旅游体验的愉悦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旅游购物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吃、住、行。什么样的旅游购物是愉快的?那就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有地方特色的商品。用专家的话说,旅游纪念品应该是“离开这个景点就买不到的特色纪念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不少,但能把好想法做成好生意的体制机制比较欠缺。这话说得太高深,简而言之就是,做旅游纪念品开发的风险太高,不划算。你今天开发出某种有地方特色、深受欢迎的旅游产品,明天就会在义乌被大量仿制,以远低于“正版”的价格充斥市场。这说明在旅游购物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在许多景区,商贩们都对游客宣称所售旅游纪念品为“本地产”,但我从未听说这种明目张胆欺骗游客的行为受到任何惩处。 旅游商品同质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旅游购物受到门票经济挤压。人们外出旅游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预算,用于支付门票的钱多了,用于旅游购物的钱就会相应变少,不得已只好因陋就简,购买旅游纪念品时,价格就成为首要考量因素,而不会斤斤计较于商品是不是货真价实的地方特产。我们去丽江旅游,也不是买不到真正的丽江特产,比如东巴纸,这个很难假冒,但一本东巴纸就要上百元,有这些钱可以买几十块义乌产的东巴文字木牌,很多人就会倾向于购买后者,带回家亲朋好友人人可以打点到。 昨日有媒体报道,景区门票调价后,几家主要景点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率都有所增长,部分毛利率甚至超过60%,高于房地产等其他暴利行业。景区靠门票涨价赚钱如此容易,哪里还会在乎劳神费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有可能赚到的三瓜两枣? 景区属于公共资源,门票应走低价路线。而好的旅游纪念品一般有较高的文化附加值,这才是应该大力开掘的富矿。现在的情形却是,该赚钱的地方赚不了几个钱,不该赚钱的地方大肆赚钱。这也算是旅游市场的一大奇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