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干部不良操行档案,不孝敬父母要被记录在案,开展“最不受欢迎机关干部”评选、官员选用禁用“墙头草”……12月7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目前全省“庸懒散浮拖”整治行动正在有序进行。(四川日报网 12月8日) 11月中旬,四川省召开“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省委副书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柯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巡视组整改意见和省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整治工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担当精神,切实解决“庸懒散浮拖”问题。如今整治行动开始已有半月。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乐山已经暗访到10余起违纪事件,涉及19名干部。甘孜州已对3个单位值班人员不在岗情况作出处理建议,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绵阳已经查处反面典型10余起。 当责任大于权力时,就会出现“不作为”现象;当权力大于责任时,就会出现“乱作为”现象。这种“为官不为”心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责分配不清晰。所以,当这种心态出现时,必将祸害当地百姓利益,当然应被严管狠治。 的确,近年来,官员的利用职务之便导致“失德”的新闻似乎成了一股风潮,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私相授受、中饱私囊等事件的相继频发,让官员在群众心里的形象变质、公信力下降,导致官员被“标签化”、“脸谱化”,所以,笔者认为,清除干部队伍中这类蛀虫的行动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系列条例制度、行为规范,为的就是让干部转作风、树新风,特别是结合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狠刹“四风”问题,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在正义之道上毅然前行,只有少数“老鼠屎”仍死性不改、阳奉阴违,所以理应被重处,因为选择当“蛀虫”,就注定是没有好结果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清除蛀虫的行动一刻也不能停止。所以,笔者认为,要治理此类重症,必须要给官员戴上“紧箍咒”、穿好“防弹衣”、装上“过滤器”、上好“警示课”,不断提升官员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要时刻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端正好心态,吸收正能量,永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