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进校园当少一些铜臭味 这两天,杭州市余杭区的郑先生很生气,因为他读小学的女儿不久前拿了一张通知单回家,上面写的大意是有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要来学校讲学售书,要求家长写好回执单带回学校。郑先生认为,这是变相的营销。(12月9日《现代金报》) 作家进校园原本是好事,但却让学生带购书通知单回家,22本书目还都带着定价,美其名曰让学生带好书款自主购买,还必须填回执。如果说,这其中没有猫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更何况在如今作家进校园铜臭味越来越浓的情况下。 对于作家进校园卖书,童话大王郑渊洁已经炮轰过多次。郑渊洁表示,作家到学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是好事,但如果变成营销手段,讲课只是幌子,卖书才是目的,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很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民事能力,心智也不完全成熟,购买行为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左右。拘于同学的面子或者老师的态度,随波逐流往往会购买基本息事宁人。 当然,买几本书花不了几个钱,但这种打着讲座的名义,实则卖书的行为,无疑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当作家在文字中的神圣形象,裹挟在图书的铜臭之下时,孩子们该怎么看待这个成人社会?该如何看待文字中的美好,与金钱的铜臭味的现实呢?我想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像小说《铁皮鼓》里的主人翁奥斯卡无法面对成人丑陋的社会拒绝长大;另一个是快速地适应这个充满利益诱惑的社会。不管怎样,教育的神圣性都被抖落成一地鸡毛。 作家进校园进行校园交流原本是好事,它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让同学们意识到这个世界里精彩的岗位不只是明星和做官,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可以说,作家校园行作为一种儿童阅读推广的方式,在儿童阅读推广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出版单位改制,利润考核的经济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和书店把这种形式和签售相结合,并把签售量作为校园行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 《义务教育法》第25条规定:“学校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作为明文规定,相关部门应该对此进行重申,对违法此规定的学校负责人进行严惩。郑渊洁所说,“亵渎读者的作家,不是作家,是作假”。谨防作家的这种铜臭行为,毁灭掉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成为值得警惕的行为。 一方面是出版社是营利机构,无利不起早;另一方面是,作家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必不可少。因此,作家进校园必须有底线限制。面对校园签售带来的危害,郑渊洁承诺:自己今后只去学校讲课,绝不进校园卖书。其他的作家也应该有这方面共识,如作协等部门应该组织并起草相关行业规定,让作家进校园更加纯净。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大力扶持一些公益的阅读推广组织,将更多的校园推广活动交给他们来做,这样无疑就会保证推广的客观性以及纯净性。总之,“作家校园签售”愈演愈烈之际,相关部门当明令禁止,赶紧叫停此类活动才是。大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