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从色彩、灯光、舞蹈到大型表演等,无不体现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文化”主题。在这个据说有四十亿观众观看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想说的话,精简为一个“和”字。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仅仅是声、光、电的狂欢,也是中国人心声的淋漓倾诉,一个“和”字把我们的哲学理念和我们对世界的愿望都包容进来。在一幅让世界惊艳的中国画卷中,由传统活字印刷术刻出的三种字体的“和”字,尽显中国传统文化,说出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不变的信念,向全世界传达出中国人从古到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达出了中国作为东道主,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不亦乐乎”的善意。“和”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从春秋时期蜿蜒至今,凸现2008年的奥运会当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发展的成本,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又是一种哲学理想与人际指针,不管中国历史上演了多少争斗,中国人推崇的最好姿态仍是“和”。中国“和文化”中关于“民胞物与”、“上善若水”、“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和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的整体。“以和为贵”、“保合太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的本质的追求和实践,并凝练成一种“和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主旋律的当今中国,作为和谐理念哲学基石的“和文化”,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显现了巨大的文化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千百年以来,“和”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种美好的意象,它是举案齐眉的包容,是君臣有礼的敬重,是一方海阔天空的平静。文人士大夫莫不“以和为贵”,君主帝王莫不以“和”治国。“和”,可以在我们出现误会、产生分歧、发生矛盾时,充当调停人,化一场既恼人难堪又剑拔弩张的干戈为玉帛。 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一个“将相和”的故事: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成为历史上一段光彩不灭的佳话。 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中庸》中所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人的民族性是外圆内方,宽以待人,保留自己的个性,容许他人的不同。历史留给中国人的是“和而不同”的哲学思维,历史也证明了它生命力的长久。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和世界普遍认同的“多样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有子的意思是说,礼的功用主要是调和,先王之道是以和谐为美,即俗话说的“和为贵”。长期以来,在中国人心中,“和为贵”这个主题思想,时强时弱,时隐时现,但从未消泯。“不喜与人争”仿佛是中国人的标签之一,“谦让”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别人表扬时,说“哪里哪里”,有什么利益时或竞选什么职位,总是有一番来回推让,纵使知道自己再合适不过,也要像接烫手山芋一样。这其中,倒也很少是真心相让,更多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套”。这种表面而形式上的“和”是否就是我们所说的“和为贵”的精髓?中国人的“和”是在群体中体现的,为了实现“和”,就要把“群”放在首位,强调“群在先,人在后,没有群,就没有人”。为了保证群体利益,就要“中庸”,所以说“中庸”也算是“和”的一种形式。很多人想成功,又怕成功,怕太出头,就是怕破坏了“和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人包容非主流文化能力的薄弱,进而抑制了创新。大凡创新,在开始都是一种和旁人不同的形式出现,正因为不同,才是“新”,而传统“和文化”中所要求的“中庸”,在很大程度上会扼杀这种创新意识。“以和为贵”切近中国人的天性。“以和为贵”也意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 “和”是中国人思想的结晶,是我们的民族性情。2008年3月27日,北京奥运会奖牌式样对外公布,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复合”而成的“金镶玉”设计,让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堪称中国符号的特殊物品,一下子由“温润”变得耀眼起来。 金的耀眼尊贵、玉的温润莹透,在外国人眼中可能是天南地北、风马牛不相及的,而我们中国人却将两者完美结合,共铸2008年的奥运“金镶玉”奖牌,喻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褒奖,这其中一定也寄托着炎黄子孙的心愿——人和、物和、天地和。 2008年8月10日 (2008.10河北省散文学会、河北现代诗词社与河北万通万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迎奥运、颂和谐“万和宫杯”散文、诗歌征文二等奖,发表于《散文风》2008.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