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网文评论家黄发有:网络文学与本土文学传统的关系

时间:2014-07-24 13:51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黄发有 点击:
黄发有在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创作联姻的产物,研究者向来重视网络技术对文学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影响。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欧美,从BBS到博客,从Facebook到微博,中国网络文化的繁荣在借鉴外来技术的前提下,

黄发有在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体技术与文学创作联姻的产物,研究者向来重视网络技术对文学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影响。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欧美,从BBS到博客,从Facebook到微博,中国网络文化的繁荣在借鉴外来技术的前提下,其价值导向和时尚趣味也不能不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在文学写作方面,超文本写作的崛起打破了传统文本的封闭结构,其开放性、自主性、互文性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除此之外,外来的网络游戏尤其是暴雪公司开发的《魔兽世界》在中国的风行,使得越来越多以改编网络游戏为目标的玄幻小说写作,在情节模式、叙述结构、怪物系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基于此,研究网络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学术取向,而网络文学与本土文学传统的关系往往被忽略。

新世纪以来,在产业化与娱乐化的潮流中,随着类型小说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流。本土文学传统对网络文学的影响日益彰显。在某种意义上,玄幻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官场小说、历史小说等类型小说,都能从晚清至民国的文学史上找到对应的文体类型。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传统在网络空间中被重新激活,一些题材和故事也被重新讲述。就单篇作品而言,还珠楼主(李寿民)的《蜀山剑侠传》的影响不容忽视,成了众多网络写手竞相模仿视为范本。其“神魔大战”的叙事模式影响了不少风行一时的玄幻小说和仙侠小说,常常被一些写手视为玄幻、仙侠和修真小说的鼻祖,像《诛仙》、《佛本是道》、《凡人修仙传》都闪动着《蜀山剑侠传》的影子。这部创作于民国时期的作品被反复改编成网络在线游戏,《仙剑奇侠传》、《蜀山剑侠传》、《蜀山online》、《新蜀门》、《梦幻蜀山》等让人目不暇接。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的《蜀山剑侠传》之所以能够在网络空间产生如此巨大的回响,和其作品的特点密切相关,其儒佛道三教合流的思想和“修仙进化论”成为不少玄幻小说和修真小说的核心理念。正如叶洪生所言:“《蜀山》所描写的穷荒极地、山精海怪、灵禽异兽、瑶草琪花以及五金之精、上古神话,固多脱胎自《山海经》;而演叙降妖伏魔、玄功幻变亦近绍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引述飞剑跳丸、天府秘笈、修仙过程、考验道心则取法于《抱朴子》、《神仙传》、《平妖传》、《女仙外史》及《绿野仙踪》;至《野叟曝言》所造奇景与蛮荒异俗,毋论矣。同时还珠楼主更兼采清末民初以来的武侠先驱作品如《七剑十三侠》、《江湖奇侠传》、《江湖怪异传》及《奇侠精忠传》等志怪述异之素材,再参证《武术汇宗》所论道术、神通等奇谈,取精用宏,共冶于一炉。虽然还珠楼主之创作灵感得益于以上诸书,但其自出机抒、别开生面之想象空间则更为辽阔;在在皆能穷极幽玄,超妙入微;纳须弥于芥子,化腐朽为神奇!总之,其驰骋幻想,务求推陈出新,不落俗套,惊神骇鬼,自圆其说。”[1]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网络类型小说对《蜀山剑侠传》的借鉴与模仿显得生硬而浅薄,不少写手与其说从《蜀山剑侠传》中获得灵感,毋宁说是移植了蜀山题材的网络游戏的某些叙事元素。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引用古典诗词或以典雅的文字营造诗情画意,已经成为网络文学尤其是言情小说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就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和曲词,从《诗经》到唐宋诗词,作者信手拈来,或呈现甄嬛内心情绪的微妙变化,或咏物写景,或机巧应对,既增添了情趣,又使文字风格自成一体。在言语特征上,《后宫·甄嬛传》也有模仿《红楼梦》的痕迹,像普通话中间杂北京官话方言词、文言词汇的混用、儿化词的频繁出现。《红楼梦》的人物对话是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媒介,鲁迅认为小说对话的绝妙之处在于,“并不描写人物的摸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2]。显然,《后宫·甄嬛传》离鲁迅所说的境界还有很大的差距,作者在操练一些词语时过分随意,甚至不无鹦鹉学舌的意味。久久的《富贵繁花录》被网友视为女尊文的代表,表现出一种大女子主义的倾向,有网友戏称为“男版金陵十二钗”,行文半文半白,遣词造句和描写叙述均有《红楼梦》的鲜明烙印。湖月沉香的《折草记》作为《富贵繁花录》的仿作,更是无法摆脱《红楼梦》带来的“影响的焦虑”。 匪我思存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在参考《清史稿》等史料的基础上,讲述了康熙、纳兰容若与虚构的女子琳琅之间三角恋情,作品对清代皇宫的建筑规制、宫廷礼仪和官员制度等内容津津乐道,并大量引用纳兰容若的词作,这居然还激发了不少网友对纳兰性德词集的兴趣。

就故事的选材而言,不少网络类型小说脱胎于古典文本或民间传说。像林寒烟卿的《春色岂知心》和《小狐狸遇龙记》,很自然会让人联想到《聊斋志异》的花妖和狐仙故事;情随世迁的《白娘子养成记》和浪在心空的《穿入白蛇传》都是对经典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另类重写;清代陈淏子的园艺书籍《花镜》触发了沧月创作《花镜》的灵感,编织了以花与美女为核心的悬疑情节和世情变幻。至于穿越小说的文体发展与变迁,网友一般会近溯到李碧华的《秦俑》、席绢的处女作《交错时光的爱恋》和黄易的《寻秦记》。其实,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已经陆续构建了主人公进入别样时代或异度空间的叙事模式和情节框架。至于网络历史小说那就更无法割裂与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联系,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空间的历史题材写作大多热衷于架空和戏仿,虚构历史时空和历史人物,像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和赫连勃勃大王的““中国历史大散文”系列,尽管也掺杂了虚构成分和娱乐元素,但历史的基本轮廓还算是清晰的。至于架空历史小说《新宋》、《浮生萦云》、《回到明朝当王爷》、《窃明》等等,这类作品是在历史的幌子下解构历史。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在借鉴和本土文学传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第一,网络写作的“复古”往往停留在表浅层次,生吞活剥,满足于移植古典的碎片,类似于戴着古典的面具的一种狂欢仪式。在某种意义上,这种鱼目混珠的“伪古典”恰恰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放逐和遗忘。譬如网络上风行一时的《见与不见》,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误认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传世情诗”,以讹传讹,后来被证实是扎西拉姆·多多的仿作。第二,在商业诉求和娱乐风尚的推动下,以后现代主义倾向和消费主义趣味对传统历史文化和经典文本进行戏仿、篡改和恶搞,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尚。从今何在的《悟空传》、林长治的《沙僧日记》和《Q版语文》,到十年砍柴的《闲看水浒》、成君忆的《水煮三国》,被商业动机激发出来的娱乐性的机智和标新立异的逆反,成了“违背原著”的原动力。“杜甫很忙”,“背串的古诗词”,以娱乐化姿态对古典诗词进行恶搞的拆分重组,在网络空间中屡见不鲜。王维因“每逢佳节倍思亲”中有一个“亲”字,被网友们冠上“史上第一个淘宝店主”的绰号。这种混搭风以肤浅的创意哗众取宠,体现出的是对古典文学传统的不尊重。第三,网络文学中的复古趋向,经常会演变为扎堆、跟风、起哄的群体行为,缺乏个性化的艺术提炼。在宫斗剧走红时期,宫斗题材的网络穿越小说泛滥成灾,情节模式、人物关系和对话口吻都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陷入了低水平重复的怪圈。网络文学中呈现的传统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复制,缺乏独立性和原创性,甚至是一种变相的抄袭。在网络成名的安意如,古诗词赏析是其成名利器,但是由于学养浅隘,经常会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养料,没有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融会贯通,难免陷入穿凿附会和抄袭模仿的陷阱。对“卖点”的过分强调,使得文化传承的本意被扭曲。第四,网络文学在对待本土文学传统时的偏食倾向。网络写手大多喜欢从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中的通俗小说中获得养料,对于相对小众的精英文学或小说以外的文体则较为隔膜,而且,不少写手即使在面对其模仿的文本时,也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突破要重视从本土文学资源中吸取营养,并以创造性的化用将其转换为源头活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写手们就不能满足于扮演搬运工,仅仅把古典元素作为一种粉饰的外衣和提味的调料。首先,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张爱玲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她曾经写过考论《红楼梦》的《红楼梦魇》,也曾将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翻译为国语。她对鸳鸯蝴蝶派的写作套路就更是熟稔,甚至被一些学者视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作家。张爱玲的不凡之处在于,她在兼收并蓄各种文学资源的基础上,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模仿,而是融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以个性化的思考进行创造性转换。作为一个集大成者,她从传统文化的母体中获得滋养,又以个人化的探索割断了依赖性的精神脐带,实现了对鸳鸯蝴蝶派和自我的双重超越。其次,网络文学对本土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再创造,必须有一种批判性的眼光。从金子的《梦回大清》开始,穿越到古代的现代女子有不少都如小薇一样卑躬屈膝,低眉顺眼,言语中流露出一副十足的奴才腔,在四爷和十三阿哥之间的取舍,也只能听天由命,像一只小蚂蚱一样,被紧紧攥在皇权和男权的手心。因此,网络文学对本土文化与文学传统的传承,也必须经历一种批判性的价值选择,而不是照单全收,以为只要是古董就能卖钱。再次,精品意识是提升古典元素的艺术活力的关键。如果网络写手们还是片面追求数量,通过提高更新频率和拉长篇幅来集聚网络人气,网络文学对本土文学资源的搬用注定只能是粗糙的、肤浅的、碎片化的拼贴。

[1] 叶洪生:《天下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探秘》,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 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0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为何当初那样的想法,现在却在做这样的事

作者:房勇

职业规划师,给你量身定做,助你成功蜕变。他将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找到钟爱一生的事业,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