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评论家庄庸:理论要有用

时间:2014-07-24 14:24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庄庸 点击:
庄庸在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理论要有用 ——当下网络文学的大势是“主流化”,需要“土著理论”的在场构造,和价值评价体系的“路界重建” 摘要 非常荣幸能参加“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并就“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思路及对策”这个议题发表

庄庸在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理论要有用

——当下网络文学的大势是“主流化”,需要“土著理论”的在场构造,和价值评价体系的“路界重建”

摘要

非常荣幸能参加“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并就“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思路及对策”这个议题发表我正在思考、但尚未成熟的看法。  

正如会议邀请函所说,“网络文学的发展已有十五、六年时间,网络文学创作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但也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这个拐点,以2014年4月起“突如其来”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为标志,揭开了当下网文“清理、整顿和规范化” 运动和下一步“主流化”大势的序幕,也提出了“如何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时代问题——网络文学理论的构造和重建,也因此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净网运动和主流化趋势:网文界的基层探索和管理层的顶层设计

为什么这么说?

根据我的观察,这种“净网运动”和“主流化”的趋势引发了整个网文界的“震荡”——这种“震荡”还在持续——并且,诱发了普遍、深入而持久的“集体焦虑”、“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

许多人并不明白这种净网运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或者更准确地说,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心理准备——来接受这种“政治正确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强力介入,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与这种“主流化”趋势相对接的产品、企业和行业质量标准体系,并在从“被主流化”到主动“主流化”中,尽最大可能进行“分层化”,以保护那些为网文甚至未来大众文化提供先锋的、实验的以及前沿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文学样式和新语体表达的亚文化、分众化以及小众化新媒体/文学部落。

另一方面,在任由网文及新媒体行业“自由”发展了这么多年后,现在管理层“顶层设计”的决心和思路越来越清晰,已经不再零敲碎打、东修西补地“救火队式”管理,而是要从整体上提出一揽子的解决计划:互联网就是最大的出版平台,新媒体既然作为公开“发行”的新媒体,就必须要进行政治管理、内容审核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

“净网运动”和“主流化”趋势不过是这种新文艺政治“顶层设计”的引子而已。正因为是引子,所以,这次“政治正确”的强力介入,也显仓促——并没有形成成形、成熟的“顶层设计”思路和执行路径,所以,难以区分:哪些是必须禁止的;哪些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哪些是要给予保护——以保护网文中那些最有生命力的但却有可能是“突破式创新”的火种……

最大化的“政治考量”,最小化的“文学考量”,导致了只能“一刀切”,使得在一刀切除肿瘤时,也对网文原创生命力造成误伤。这就造成了当下对“网文讲政治”的隐忧和疑虑、矛盾和冲突。

评论的“桥梁”作用:网络文学理论的“亟需”从未像在这样紧迫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在网文界的“基层探索”和管理层的“顶层设计”之间,最需要的是什么?桥梁!

可以说,当下网络文学正处于从“作品时代”到“立法时代”的时代拐点上,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还是继续走中间道路――这需要网络草根写作群体的民情、民智、民舆,需要商业利益集团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需要决策层和管理层的熟悉、理解和睿智,更需要从传统评论到土著评论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新评论界”,对新公共话语空间的建设与重塑……这是一种在失序危机中重建游戏规则的“立法”过程。

评论界的“桥梁”作用从未像现在这么重要,网络文学理论的“亟需”出现从未像在这样紧迫——“从学理、实践多方梳理网络文学的历史价值、内容核心、价值取向、生产机制、消费特点、评价体系以及市场法则”,成为在当下网络文学“主流化”的大势之中,为“引导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的重要前提。

但是,当一切迫在眉睫时,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有用”的网络文学理论,可以立刻、马上、直接面对和求解当下网络文学正在遭遇的“重大政治、现实和理论问题”,以及“微观创意、创作和写作问题”。

从传统评论“进场”到土著“突围”:网络文学需要“新的理论”

为什么?

2011年12月,我为《文艺报》撰写网络文学年终综述时,提问:我们如何选择“浩如烟海”的海量作品并进行评论――是每一部“被经典化”的网络文学评论都值得评论吗?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概念和评价体系来解读、分析和评论网络文学作品――是不是借用传统文学理论概念和批评体系就可以?由于存在着网文界土著“碎片评论”和传统评论“场外评论”的二元对立,网络文学评论如何解决和兼容这种“由内而生”的土著派碎片评论和由外向内的传统/学院精英派“场外评论”之间的对峙与隔阂、矛盾和冲突?

2012年5月,我在写一份项目申报材料中说,由于当下“文学大格局”的变化,我以为,不能只把传统文学评论与批评体系,或者西方类型文学与文化理论的概念体系,引介进来,来观察、研判和分析当下中国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以及各种非纯文学现象的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该进“场”,进到这种从分类到定型的社会运动中去,进到执政党自上而下的言语变革、舆论重塑和新文艺政治观渐变,以及社会各阶层从下而上寻找自我意识、身份和位置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和文化建构两大趋势之中,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不断地提炼、总结“碎片化“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系统”的“新文艺”评选、评价和评论体系-----这必然要跨越纯文学和网络小说、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等之间的界限,也必须要跨越文学与非文学、文学评论与其他社会学科理论以及文学与政治和社会之间的界限,采用一种跨界的、更高层面以及一种“系统论”、“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分析这样一种“新的文学发展现状”及其评选、评价和评论体系的诞生与崛起。

2013年11月,在参加作协举办的起点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时,我发表了这样的观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自身已经积累了很多创作和评论体系。但是,这些体系都在网络文学的内部,没有得以提炼,需要把这些体系提升到科学化水平的理论中(“把……提升科学化水平”),从而推动网络文学创作以及整个汉语写作在中国话语构建中的作用。网络文学的评价有必要出现一套新的理论。

被主流化:裹挟进中国话语构建运动和中国土著理论的崛起大势

2014年5月,在参加《文学报》第三届新批评论坛时,我发表了《当下网络文学的大势是“主流化”》的观点,认为——

当下“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被席卷进下一个时代的“大格局”之中:摆脱西方话语平台、言语方式,以及,在这种话语体系背后所隐藏的“西方中心论”的逻辑与思维模式,要以“中国话语”的构建运动为轴心,提出和重述“中国土著思想与理论体系”,参与未来世界“大理论”和“元概念”建设,以期真正实现“中国道路,全球价值”。

假若我的研判和预判是对的,那么,“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就已经不只是一个文学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化问题,而是已经演变成一个新的政治问题——那现在,2014年7月,“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的召开,就具有一种“时代风向标”的特别意义——对网络文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乃至深度的评论”,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学科建设和文化实践”问题了,而是提供了一个“小切口,大格局”的时代拷问:在“中国话语的构建运动”之中,在“中国土著思想与理论体系”强势崛起的时代大潮中,从网络文学到整个汉文写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批评”,需要什么样的“新文学理论”?

我的观点,跟这个研判和预判的思路与逻辑一脉相承。

最近半年来,我生造了这个概念,并一直呼吁“中国土著话语/概念、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和重建。我们并不是要简单“摒弃”西方话语,也不是要“否定”传统理论——这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运用西方话语和传统理论之前,我们更需要植根于当下的时代土壤和内生能量,提炼、归纳和总结出“土著话语/概念、思想/理论体系”!

这不但可以让我们洞见、研判和应对自己和这个时代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和传统可以为这种土著理论的形成提供“方法”的借鉴,而这种土著理论,可以反哺,补充、丰富和调整既有的理论体系。

网络文学理论“新”之路:亟需“土著构造”和“跨界重建”

在这次“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上,我重申这样的观点。

我以为,当下网络文学理论,要有助于这种中国话语构建运动和中国土著理论崛起的大势,要有助于当下网络文学“主流化”的趋势,要真正对当下网络文学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对网文作家作品的下一步创作真正“有用”……就亟需进入网络文学的“场中央”,构造“土著理论”;并以此为圆点,进行整个价值评价体系的“路界重建”。

毫无疑问,构造“网络文学理论”迫在眉睫——这其实只是“表”;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网络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重建问题——这才是“理”。在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过程中,这两个问题相互贯通、互为表里:后者是前者的内在依据和根基;前者是后者的外在体现和表现。

这两个方面都都隐含着一个根本要求:我们不能带着“预设的理论”进场——不管是来源于传统文学价值评判体制,还是以西方概念为中心的文艺理论体系——而是要进到网络文学的“场”中央,立足于网文自身所经验和想象的世界,去提炼、总结和生成“土著式”的话语/概念、理论/批评、思想/价值体系。

这个过程,却又使得网文理论与价值体系亟需“跨界重建”的新思路。尤其是网络文学全版权战略和全产业链,以及从分众化/亚文化到大众化/流行化特别是“主流化”的过程,让网文理论的土著构造与价值体系的跨界重建,不仅仅是涉及到文艺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跨界问题”,而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话语体系……等“在场的亲历实践与思考问题”——

非常抱歉,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概念和词语来描述我的想法。只能以此模糊地表示我现在对“跨界重建”的看法,已经跟2012年5月侧重于“学科”的跨界重建,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只是,我还无法清晰地界定和描述这种“区别”的本质是什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发现小说:中国文学理论的终结者

作者:阎连科

《发现小说》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