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妞到我家》由陈刚执导,徐帆、陈建斌、陈一诺主演,讲述了一个外来互惠生(他者)进入中国家庭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当下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并进行了更为深刻,更为理性的思考。欢乐的氛围、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入了特有的哲理性、真实性、批判性,从而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超现实感。可以说,影片《洋妞到我家》是当代中国“出国热”及反传统教育的一个“投射”,也是一个“他者”眼中的中国家庭教育镜像。 《洋妞到我家》是在家庭/社会、国内/国外的比较中去表现隐藏在中国家庭中明显矛盾本质的。而链接的中介正是影片中的洋妞。洋妞是一个从国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他者”,更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追求者”。洋妞由一个外来的“闯入者”,成为了一个现代家庭的参与者,改造者,真可谓两两对比,人生窘相。而洋妞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现代家庭式母亲与传统式父亲的一个更为深的断裂空间,让这两者的矛盾更加凸显在观众面前。可以说,洋妞这一外来的“他者”,对中国是充满热爱的,对徐帆这个家庭也是热爱的,这就使得洋妞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个中国家庭教育冷静的旁观者与“救赎者”形象。影片以洋妞的角色暗含着中国家庭教育的不足,也代表了一种中国式父母“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一个符号展示,更代表了当下中国人“出国”的一个乱象。 而洋妞这一“他者”的融入,实则是对这样以女性主导的家庭一次价值观、世界观的冲击,一次回归现实的叩问。影片从洋妞所造成了一系列事件而达到高潮,比如“让梨”事件、“吐骨头”事件、“走失”事件等。这样明目张胆的暴露问题,其实是一次对国人盲目“走出去”和家庭教育的直面迎击。它让观众既看到了“他者”所带来的独立、勇敢、自由、责任等的小孩成长赞美,也看到了完全牺牲父母自身幸福与溺爱下不会生活,面对困难就逃避、高傲、孤冷式中国孩子的批判与反思,正如徐帆嫌弃丈夫没能力,没钱,而选择出国培养孩子,但现实的金钱及工作问题让她寸步难行。钱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而成功学也往往令问题更加复杂,且行且珍惜吧。 除了在各种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小说家们也有感同身受式创作,鲁引弓在《江南》杂志上发表的长篇小说《小别离》描写中学生出国留学引发的家庭困境,对比来看小说还是过于乐观,尽管故事里的人物需要甚至需要卖房等才能实现别离的梦想。也许只有中国内地的环境和GDP同时达到质的突破,才能解决绝大多数中产阶级的梦想,当然有权有钱有闲阶层不在讨论之列。显而易见,随着中国小留学生们在海外的爆炸式增长,海外相关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呈现也很快会出现。
|